日本山陽行 + 貓島第三彈 Day 3-2:明石城.明石雞蛋燒.舞子公園.明石海峽大橋

逛完姬路城的午後,搭上山陽電鐵的列車,前往明石,繼續走訪下一座百名城 - 明石城。
建造這座城的大名,知名度不高,別說大河劇了,一般戲劇或小說都鮮少出現。雖然身世不怎麼華麗,但是不僅是位與幕府關係匪淺的譜代大名,血統更是輝煌。他的武將之路一路從松本城,移封到明石城,再到小倉城,既然我們之前走訪過了松本城小倉城,明石城當然也要來趟巡禮。
無標題

從山陽姫路出發,30多分鐘的車程來到山陽明石駅,這是山陽電鐵所有車站中,最多上下車乘客人次的一站,擁有2座島式月台,2面4線。北側與JR明石駅相鄰,自此往東到塩屋為止,兩線貼得很近,所以乘客會在這裡換成JR電車,這也可能是山陽明石駅上下客人數多的原因之一。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出站後,看到地上的人孔蓋是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的圖樣,高塔是天文科學館的展望台,天文科學館離車站有距離,沒有列入行程中。來明石的行程只有兩個,明石雞蛋燒與明石城,一個在車站北邊,一個在南邊,那就先往南去吃午餐吧。
無標題

穿過熱鬧的魚之棚商店街,上頭掛著各家漁船的大漁旗,原本祈求漁船出港返航平安、漁貨滿載而歸的象徵物,在頭頂一張張展開,既鮮豔又氣派。
無標題

無標題

商店街的人孔蓋都是以漁或為主題,也慶祝前一年2019年是明石市制施行100週年。看到明石鯛魚的圖案,就好想吃在地的鯛魚生魚片,但要忍耐,我們的目標是雞蛋燒!
無標題

離車站約400公尺的距離,位在明石銀座通り與本町通り路口的正宗木村屋(本家きむらや)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下午2點,排隊人龍不長,但也等了將近1小時,陸續有人進店用餐,隊伍尾端就陸續有新的人補上,這店好像有什麼魔力般,把人一直吸引過來。好在店家有提供椅子坐,只是氣溫低,不動就好冷,只想趕快進到屋內。
IMG_20200223_143011

IMG_20200223_144738

店家招牌上聚集不少麻雀與鴿子,煎台就在竹簾後方,失敗的雞蛋燒或邊角料就會丟出來給他們享用。看著麻雀與鴿子飛上飛下,小跳躍地大快朵頤,突然發現它們很幸福,比我們還早吃到~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終於進到暖暖的店內,看著牆上的簽名板,等著餐點上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一人一份關東煮,很想嘗嘗章魚腳的滋味,一直以來只有在漫畫中看到,終於有實物出現眼前。店家非常自豪的在官網上說,關東煮的章魚柔軟可口,沒有經任何特殊處理,對於那些認為水煮章魚又硬又難吃的人,請務必來品嚐明石的新鮮章魚。哦,對了,蒟蒻也是,因為這是我平時關東煮不會點的品項。
無標題

明石雞蛋燒一份有20粒,份量不少,我們三人點了兩份,吃完肚子實在有夠撐。雖然名為明石雞蛋燒,裡面也是有塊紮紮實實的章魚,與上面刷上醬油、擠上美乃滋的章魚燒相比,最大不同處在於,明石雞蛋燒是稍微泡入隨餐附上的海帶湯,再送入口中享用。
無標題

無標題

回到車站前,來去明石公園尋找明石城的百名城戳章。
無標題

明石城今日以整備成明石公園,靠近明石駅的南側入口處,矗立著一尊中部幾次郎的銅像。

中部幾次郎出生於明石的林村(現今的林崎町),家中是以鮮魚的運輸與批發為生,自小幫忙家中事業,之後創立大洋漁業,以林崎漁港為母港,高價收購、低價售出漁獲的方式,也就是買得比別人高、賣得比別人低,獲得漁夫與商家的信賴。隨之發展遠洋漁業,在下關設立林兼商店,範圍擴展到到朝鮮半島,成為遠洋漁業之父,功績顯赫,為明石的漁業做出了貢獻。除了漁業之外,企業更涉及水產加工、海運、造船,之後合併了日魯漁業,成為現在的マルハニチロ(Maruha Nichiro)集團。

這尊銅像於中部幾次郎還在世的時候就建立,當時是昭和3年(1928年),到了二戰時,受到金屬回收令徵收,戰後不久後死去,銅像於昭和26年(1951年)重建。
無標題

無標題

比起上午走訪的姬路城,明石城又更加的年輕,是江戶時期的元和4年(1618年)才開始築城。那時,池田輝政奉德川家康之令,完成了姬路城規模擴大的整修,成為牽制西國諸大名的據點。德川家康卸下幕府將軍後,德川秀忠繼任二代將軍後,下令在明石建造新城郭,以作為對西國諸大名應對準備,以及海上交通監視的要所。

接下這個重責大任的是,有著繼承最強血統之稱,且被德川家康譽為鬼孫的小笠原忠真。
無標題

往回追溯小笠原氏的血統,可以一直推回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 - 源義光,也是甲斐源氏之祖。

源義光為了河內源氏一族首領的位置,暗中操弄引發源義忠暗殺事件與源義綱冤罪事件,但真相被揭發,逃往常陸國。源義光死去後,後裔定居在甲斐國中巨摩郡小笠原村,從此自稱小笠原氏。鐮倉時代先後追隨源賴朝、足利尊氏,成為信濃守護。室町時代,小笠原氏建造了自己的居館 - 林城,但小笠原長時敗於武田信玄,林城遭到武田氏拆毀,之後依靠上杉謙信,甚至侍奉德川家康,。

林城如今已經消失在山林中,說了也沒什麼人知道,但為了林城而建造的眾多支城之中,其中 一座深志城則留傳延續到現代,說了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就是現存12天守,又是國寶5城之一的松本城。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走上跨過中堀的太鼓門橋,穿過太鼓門的枡形虎口,明石城的百名城戳章就放在右手邊的明石公園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戳章的圖案,便是明石城知名景象,本丸南面的坤櫓與巽櫓。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眼前就是本丸南面的土塀,東西兩角分別是坤櫓與巽櫓。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小笠原長時的孫子 - 小笠原秀政,信濃國松本藩初代藩主,娶了登久姫為正室,生了二男 - 小笠原忠真。登久姫是松平信康與德姬的長女,再往前推,松平信康又是德川家康的長子,德姬是織田信長的長女,所以小笠原忠真是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的曾孫。

大坂冬之陣,哥哥小笠原忠脩出陣,隔年的大坂夏之陣,由父親小笠原秀政出陣,小笠原忠脩與小笠原忠真負責守備松本城,然而兄弟倆未經幕府許可,奔赴前線,在德川家康的認許其勇氣下,免除了嚴厲懲罰。然而,若江之戰時,小笠原秀政卻遲到了,受道德川家康斥責,深感羞愧。

在最後決戰的天王寺・岡山之戰,小笠原父子深知這是他們最後發光的舞台,作為本多忠朝的支援戰力,佈署在第二陣,正面迎戰茶臼山的真田信繁、明石全登・毛利勝永。只是本多隊被擊破,小笠原秀政見本多隊潰散,前去救援,卻遭到敵軍的猛烈攻擊,陣型大亂。混戰中,小笠原忠脩戰死,小笠原秀政重傷,小笠原忠真也多處受傷,如鬼神般奮戰,鎧甲沾滿鮮血,帶著父親脫離戰場。

次日,小笠原忠真前往京都,將重傷不久死去的父親及哥哥火化,骨灰送回松本。德川家康與德川秀忠派出使者探望重傷的小笠原忠真,慰問中讚譽著:「奮戦見事。まさに我が鬼孫ぞ」。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坊間流傳一則故事,混戰中,小笠原忠脩戰死,小笠原秀政移轉到大後方。不久後,真田信繁殺入德川軍本陣,德川家康倉皇逃跑。混亂中,德川家康的轎子遭敵方長槍插入,德川家康命絕,屍體被運至堺,秘密埋葬在南宗寺。不過,真正的德川家康仍活著,而死去的則是小笠原秀政假裝的影武者。這故事是否為真,暫不可考,也許就這樣保持懸疑與神秘也不錯。

從應仁之亂算起,將近150年的戰亂,隨著大坂之役結束畫下句點,改國號為元和。雖然天下平定,豐臣氏滅亡,但西國大名仍具威脅,姬路城的池田光政因年紀太輕,難以擔當壓制西國大名的要角,便移封鳥取,將西國領地賞給譜代大名本多忠政,從伊勢國桑名轉封姬路,成為姬路城主。小笠原忠真繼任家督後,元和3年(1617年)從8萬石增加到10萬石,轉封播磨明石。小笠原忠真移入位在明石川河口的右岸的船上城,立明石藩。

當時的明石位於交通要衝,東西向有西國街道,北往丹波與但馬,南為淡路島,是個戰略要地。由於船上城地勢較低,西面是廣大的台地,不利防禦西面的進攻,於是元和4年(1618年)德川秀忠下令,興建明石城。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接到築城命令後,小笠原忠真找上義父本多忠刻討論城町與繩張配置的計畫,選出三個築城地點:塩屋町(現今神戶市垂水區塩屋町)、和坂、人丸山。最終因為人丸山旁有座鴻の池(現今的剛の池),利於防禦,選定現址,並獲得德川秀忠給予的銀一千貫目築城費,相當於現今31億円。

德川秀忠也派出奉行人來到明石,負責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的石垣與土居與塀的普請,其他區域的櫓、門、塀、房屋建物的普請,則由小笠原忠真負責。元和5年(1619年)正月開始動工,隔年小笠原忠真遷出船上城,移入明石城,著手城內的建物工事,元和6年(1620年)竣工,船上城廢城。

明石城建材有部分是利用附近三木城、高砂城、枝吉城、船上城的石材興建。小倉藩的細川忠興甚至將豐前國(現今的大分)中津城的天守贈與給小笠原忠真,只是最終明石城僅堆起基石,沒有建起天守。預計建造天守的位置在坤櫓北側,按其面積推算,會是一座五層天守的規模,如今僅是一片空地,連基石的痕跡都沒有,只剩一株掉光綠葉、卻枝枒繁茂的大樹孤矗角落。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話說,眾人耳熟能詳的江戶時代劍豪 - 宮本武藏,一般認知是出生於播磨(現今的兵庫縣高砂市米田町,也有記載是岡山縣東部的美作國宮本村),強到誇張的二刀流劍術,不屬於任何藩屬,走遍全國各地,但與本多忠刻的關係匪淺,由於本多忠刻喜好劍術,在宮本武藏於巖流島決鬥結束之後,以俸祿700石拜其為師,學習劍術。

因為這個緣故,在城下町規劃時期,收到小笠原忠真的邀請,來到明石作客。從天守台往下望的陸上競技場(雖然被樹擋去了大半),過去是宮本武藏設計的樹木屋敷,是藩主散步及招待賓客的場所。西芝生廣場與東芝生廣場之間,也是宮本武藏設計的庭園,現在名為武蔵の庭園。
無標題

明石城是座平山城,最大的特色就是看似平城,實際擁有許多山城的要素。繩張配置順著台地由西向東,先是東之丸,再來二之丸,高地邊緣設置了本丸,以大量的石垣鞏固。本丸的西側設了一個稻荷神社的稻荷郭,南側為三之丸,山麓平原處為藩主及武家屋敷,北側則有鴻の池的天然屏障。

除此之外,明石城裡裡外外挖了內堀、中堀、外堀三道深堀。本丸下方的草坪及明石棒球場,以前是居屋敷,有內堀圍繞。剛剛踏進公園的太鼓門橋,有著繞著城郭的中堀。外堀位於太鼓門南方約300m處,在國道2號線南方。如今內堀與外堀都已填平,看不出痕跡。

同一時期也建造了尼崎城(兵庫縣尼崎市)及淀城(京都市),並對高槻城(大阪高槻市)進行大規模整修,這一切就是為了構築一道防衛線,保護德川家在西部的根據地 - 大阪城。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沿著本丸南面的土塀走著,原本本丸的四個角落都有設置櫓,皆為三重櫓,北面的乾櫓與艮櫓已經消失,僅剩巽櫓與坤櫓,日本僅存的12座三重櫓,明石城就擁有2座,皆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目前擁有最多三重櫓的是弘前城,皆在二之丸的丑寅櫓、辰巳櫓、未申櫓。)

因為一國一城令的頒布,船上城必須廢城,於是將船上城的三重櫓移築至明石城的本丸,作為東南一角的巽櫓,寬永年間曾燒毀重建,阪神大地震後也重新整修過。

西側的坤櫓規模最大,是用伏見城的遺構所建成,雖然不如五層天守的規模,也算是較小的天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西方大名展現威勢,實質上也起到了天守的作用。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前面提到的宮本武藏,除了指導本多忠刻劍術外,也與水野勝成有深交,也就是之後的備後福山藩初代藩主。宮本武藏在元和初年(1615年)收了水野家家臣中川志摩助的三男 - 中川三木之助為養子,並推薦三木之助出仕姬路城城主本多忠刻,三木之助後來也為了死於結核病的本多忠刻而殉死。

之後,宮本武藏收了播磨地侍田原久光的次男 - 田原伊織為養子,後來出仕明石城城主小笠原忠真,年僅20歲時便成為小笠原家的家老。

小笠原忠真於寬永9年(1632年)移封小倉城,長年下落不明的宮本武藏也跟著去到北九州。據傳,宮本武藏也在後來的島原之亂參陣。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東之丸的土塀上,視線能越過明石駅,從水泥大樓間遠望明石海峽與對面的淡路島,往東也看到了明石大橋,也是下一個目的地。
無標題

無標題

小笠原忠真移封小倉城後,信濃國松本藩的松本康直入封明石。之後,明石藩換了許多大名,歷經一兩代就換任,先是美濃國加納藩的大久保氏、丹波國篠山藩的松平氏、大和國郡山藩的本多氏,直到天和2年(1682年)越前國大野藩的松平直明入封明石之後,才延續到幕末。

丹波國篠山藩松平氏的松平忠國,愛好茶道、和歌、俳句、文學,列選了城內10景,也將明石城附上喜春城的雅稱。
無標題

穿過東之丸的枡形虎口,跨過藥研堀與箱堀之間的土橋,把我們帶回現代,出口便是明石市立文化博物館,再順著樓梯向下,回到明石駅。
無標題

無標題

進入明治時代的明石城,在廢城令頒布,播磨的存城為姬路城,明石城列入廢城名單。然而,主張保留的舊藩士,出資買下了城內大部分的建物,與計畫拆除的兵庫縣產生對立。最終,本丸的四座櫓被保留下來。

明治14年(1881年)為了新建小學,只好拆了東北角的艮櫓作為建築材料。明治16年(1883年),明石郡內的有志之士,將明石城規劃為民營公園,整備後對外開放。但是,明治31年(1898年)皇室出手了,明石城被編入御料地,也就天皇的資產,歸宮內省管理,民營公園廢止。後來,拆了西北角的乾櫓,將其木材用來整修巽櫓與坤櫓。

到了大正7年(1918年),兵庫縣向宮內省租借御料地,成立縣立公園,昭和初期買下明石城全區域,作為明石公園,並對外開放。
無標題

IMG_0807_stitch

無標題

雖然明石城沒有戰亂洗禮,在歷經明治廢城後的紛紛擾繞,也在平城31年(2019年)迎來築城400週年。除了是百名城之外,也是日本歷史公園百選之一,更是櫻花百選之地之一,耳聞這裡的櫻花綻開很厲害,春暖花開時肯定要再來一趟。
無標題

無標題

搭著山陽電鐵,不到10分鐘的車程,來到舞子公園駅。舞子公園駅是座站房橫跨在鐵道上的跨站式車站,擁有兩座岸式月台,2面2線,副站名是明石海峽大橋前。
IMG_0821_stitch

無標題

山陽電鐵的舞子公園駅在JR西日本神戶線舞子駅的北側,兩座車站之間夾著ティオ舞子住商混和的大樓,彼此間都有天橋平台相互連結,平台上就有不少明石海峽大橋的基本介紹。
無標題

舞子地名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最常聽到的有兩種。一是舞子明石海峽上與對岸淡路島距離最短的地點,從「廻い込浜」形容海潮撞擊飛舞的模樣,漸漸轉變為舞子的まいこ。

另一個說法是古時此地有很多松樹,繁茂的枝葉就像女字跳舞的姿態。白沙青松的風光,加上晀望海峽與淡路島的絕景,自古這裡就是「舞子の浜」的名勝地,有栖川宮熾仁親王也曾再次設有別邸。只是後來各種工程建設,沙灘退縮,最後消失,而一度快要消失的松林,經過保育後,劃入舞子公園內存留。
無標題

無標題

偌大的橋台、壯闊的橋塔,一條3.9公里長的鋼骨巨龍,直插海峽對岸,那股震撼又再次浮現。10多年前碩二剛回收完論文問卷,就邀約同學跟著旅行團來了趟京阪神+奈良+名古屋的賞櫻之旅,其中就有來到明石海峽大橋,這麼多年過去,景物依舊不變。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依舊沒有進去參觀明石大橋科學館,主要是沒有時間,都快閉館了,若還有第三次,一定會進去參觀。
無標題

館外展示實際尺寸的大橋鋼纜斷面模型也依然在,同樣的角度也再拍一次。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我們來訪時,明石海峽大橋仍是世界上跨距第一長的吊橋,跨距1991m。寫這篇文章時,世界第一已經由土耳其的1915恰納卡萊大橋(1915 Çanakkale Bridge)取代,跨距2023m,跨越達達尼爾海峽,其1915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鄂圖曼帝國海軍在1915年對英法海軍的一場重要勝利。
無標題

無標題

明石這端的橋台之中,設有舞子海上海濱大道(舞子海上プロムナード),除了有觀景台外,還有不定期夜宿觀景台的活動。令我覺得最酷的活動是明石海峡大橋ブリッジワールド,可以實際走在橋樑下的通道,距離海面50m的高度進行空中散步,然後再搭電梯到98層樓高的塔頂,海上約300m,欣賞一般人看不到的絕景。只可惜這活動也是期間限定,冬天沒有開放申請,此次無緣。
無標題

往西望去,剛才明石駅前方34層樓的プラウドタワー明石,以及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的塔時計,都清晰可見。忽然有跑者擦身而過,能在這樣的景色下跑步還真不錯,還有海風吹拂,今天姬路馬沒得跑,有點惋惜。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一側的舞子公園,濱海處一棟中國式八角樓閣的建築,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水泥磚造建築,名為移情閣,也是孫文紀念館。之所以有移情閣的別稱,是因為八角樓的設計,每一扇窗的景色都不相同,六甲山地、瀨戶內海、淡路島、四國,隨著在屋內移動而變換的風情,與孫文在日本多情的性格無關就是了~
無標題

這棟建築是由活躍在神戶的中國貿易商 - 吳錦堂於大正4年(1915年)所建,吳錦堂是唯一一位後來成為日本財閥的旅日華商。那時候的中國,已經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國家政權被袁世凱等北洋軍閥掌握,而孫文正忙著鼓吹改行君主政體,為了討袁而奔走。而孫文與日本的關係,可謂複雜且微妙,不論政治、軍事,亦或是感情。
無標題

八角樓閣蓋在吳錦堂的松海別莊旁側,而松海別莊是大正2年(1913年)孫文一行人來訪神戶時,舉行歡迎宴會的場地。這兩棟建築為了配合明石海峽大橋的工程,於平成6年(1994年)往西南方移了200m,來到現在的位置。

時間也不足夠我們逛逛孫文紀念館,僅能外圍觀看,緬懷這位創建中華民國的國父,當然還有創見中國國民黨。
無標題

明天的行程就要移動到對面的四國了,本州與四國間的三條聯絡道路,最東邊是明石海峽大橋加大鳴門橋的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再來是眾多跨海大橋總稱瀨戶大橋的瀨戶中央自動車道,最西邊也是眾多橋樑總稱的來島海峽大橋的西瀨戶自動車道。其中只有瀨戶大橋設有鐵道路線,明石海峽大橋則沒有預留鐵道空間,所以明天還可以先去岡山逛逛。
無標題

無標題

斜陽把淡藍色的橋身刷上一層澄黃,是時候該回姬路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最後的最後,再一次在明石海峽大橋的石碑拍張留念照,看看下一次多少年後才會再來。
無標題

2020221-228 激怒馬_200325_0019

2020221-228 激怒馬_200325_0095

回程再次選擇山陽電鐵,把關西周遊卡2日券用好用滿,
無標題

IMG_0886_stitch

往神戶方向的列車,是山陽電鐵的6000系電車,此系電車是平成28年(2016年)才開始服役,還挺新的。
無標題

無標題

停靠我們這側月台的列車,是阪神電鐵的8000系電車,首輛是昭和59年(1984年)服役,眼前這輛是平成6年(1994年)服役,也不年輕了。
無標題

進到溫暖的車廂內,馬上就被帶入夢鄉,好在這條山陽電鐵本線的終點站就是山陽姬路駅,沒有睡過站的風險。
無標題

踏出電車門,冰冷的空氣直撲而來,猶如昨晚初來到姬路的景象又重來了一次,可惜姬路馬的結局不會變,心心念念的鯱型完賽獎牌也一場空,希望未來有緣再續囉。

2020.02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