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還沒坐熱,睡意還沒培養,即將抵達岡山駅的車內廣播響了起來。下車沒多久,列車馬上發車,往博多方向繼續奔馳。
岡山駅的新幹線月台與姬路駅很相似,畢竟非端點站的高架月台都差不多配置,岡山駅有2座島式月台,2面4線。
在來線的部分,就比姬路要再多一些路線經過。
吉備國在古代律令制後,分為備前國、備中國、備後國、美作國,岡山市就在最靠近近畿地方的備前,作為往返中國與近畿的交通要地。甚至在瀨戶大橋開通後,更是中國地方與四國地方的交通重要節點,成為中國地方最大的鐵路轉乘站。
在來線有4面10線,經過的鐵道路線有山陽本線、津山線、吉備線、赤穂線、伯備線,以及往四國的宇野線及瀨戶大橋線。
出了車站,馬上就感受到正中午太陽的熱力,不虧是有著「晴天之國」稱號的城市,有中國山地幫忙擋季風,有四國山地幫忙擋颱風,是日本降水量較少的地區之一。
由於投幣的寄物櫃都滿了,詢問車站information的人員後,推薦了一個寄物處,位在離車站東口400m距離的新幹線高架下單車租借站。大太陽下加小跑步,終於把沉甸甸的大背包寄放好了,一個快去快回的小插曲。
小跑步回來,連站前的桃太郎雕像都是忘了拍,只拍了這尊名為青春感謝的雕像。雕像人物是以第六高等學(簡稱六高)校的學生為藍本,披著羽織斗篷,頭戴學生帽,呈現出大正時代那股弊衣破帽的粗曠又傳統的バンカラ風格,與當時大量接受西方元素融入時尚的ハイカラ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六高是明治33年(1900年)設立的官立高等學校,昭和25年(1950年)學制改革,全部舊制高等學校廢校,而六高則併入新制大學岡山大學,且舊制六高的畢業校友,在政商界有一定的影像力,為了紀念六高創立100週年,於平成12年(2000年)所建。
從岡山駅東口到岡山城,只要沿著車站前的桃太郎大通り,一路直直走就到了。不過岡山駅東口對面就有路面電車的車站,搭車可以少走1公里。
岡山電氣軌道的路面電車,愛稱為岡電,有兩條路線,橘紅色的東山本線與綠色的清輝橋線,東山本線與清輝橋線的前三站都共線,柳川之後就岔了開來。最早是於明治45年(1912年)開業的是東山本線,當時稱為內山下線,同時間開業另一條是番町線,作為內山下線的支線,從城下岔出,往北通往番町,因為二戰後汽車的普及而在昭和43年(1968年)廢線。清輝橋線則晚了16年,昭和3年(1928年)才開業。
我們要去的岡山城與後樂園,就搭東山本線到"城下"這一站,反正也只有今天來回各搭一次,不用管什麼1日票之類的。
整車黃色塗裝的Town Work號7901,是岡山電氣軌道的主力車輛,7900形電車。可是這輛運行清輝橋線,只好轉向我不願意面對的身後的電車。
身後這輛鮮豔的「おかでんチャギントン」,由9200形電車改裝而成,以英國的兒童動畫《Chuggington (恰恰特快車)》為造型的觀光電車。也因為是觀光電車,有特定的發車時間,不是想坐就可以坐。小朋友或許會很喜歡,但我自己是有點沒辦法接受那車頭大大的眼睛,還好,省了一些錢。
停靠站的月台前段,停著目前最資深的3000形電車。
這輛電車原本是東武鐵道的100形電車,昭和28年(1953年)打造,在日光軌道線服役,運行15年後,日光軌道線在私家車增加的衝擊下,客運與貨運量大幅下滑,路面電車的存在讓日光市的交通更加壅塞,受到當地居民抗議,於是日光軌道線廢止,車輛讓渡給岡山電氣軌道。
一身墨黑的塗裝,命名為KURO,呈現出烏鴉濡溼黑羽的模樣,與岡山城烏城的愛稱相互呼應。
車身上印有「竹久夢二生誕130年記念號」,這位岡山出身的畫家詩人,是大正浪漫的代表人物,有「大正的浮世繪師」的稱號。
大正浪漫是明治時代大量接受西化後,接著受到歐洲浪漫主義席捲而來的風潮,強調個人解放與新時代理念的現象,這一詞是由夏目漱石所提出,也是同一時期的大文豪。這位曾被印在1000円紙鈔上的夏目漱石,或許到松山後,會有更多的相關事物可看。
車廂內很有意思,地板使用木片鋪設,車頂的照明燈都很有風味,搭配木質的配色,整體營造出半世紀前的復古感。
走道的上頭掛了一張張竹久夢二的畫作,可是車內乘客滿滿,不好意思站在走道上看,下次有機會在來去夢二鄉土美術館。夢二鄉土美術館是昭和59年(1984年)竹久夢二誕辰100週年所建,就在後樂園蓬萊橋的另一頭,距離也沒有很遠,但這次就是時間不夠。
車身上也印有竹久夢二的作品,下車後才發現,拿起相機時,電車以緩緩發動,拍下來的照片都糊了。
在城下停靠站稍微等了一會,電車出了這一站後,路線會轉90度的右彎,這角度正好。岡山的路面電車只有一節車廂運行,小時後玩的金屬玩具車也都像這樣只有一節,小巧可愛,心中的小男孩就興奮地跳了出來,忍不住一直拍照。
接著要進站的是7600型電車,是一輛大手饅頭伊部屋(大手まんぢゆう)塗裝的廣告電車,淡粉的色調也很不錯,只是在岡山駅內好像沒有他們的櫃位,一直找不到,店面又不順路,吃不到岡山藩第7代藩主池田齊敏也喜歡的饅頭菓子,殘念。
從城下停靠站的東側走下階梯,進到城下地下廣場,再走一小段到石山公園,迎面而來就是旭川。旭川的兩岸,就是岡山城與後樂園。
不遠處,高人一節的建築就是岡山城天守,岡山城下方的月見橋,跨過旭川,與後樂園相連。
旭川的河口地帶在古代有許多的支流,這些支流之間夾著廣大的三角洲,其中被稱為大洲原的廣大三角洲中央地帶,有座岡山(或稱柴岡山)的山丘。岡山的西邊是石山,再往西北邊是天神山(或稱天滿山),三座山丘相連,各時代都有將其作為要害據點。
走愈近,岡山城的漆黑外牆就愈來愈顯眼,這個特徵也讓岡山城有了烏城的別稱,之前我們也去過另一座也有烏城之稱的百名城,那就是國寶之一的松本城。同樣是烏城,與松本城最大的不同在於,岡山城的屋瓦邊緣有金箔瓦片裝飾,因此這座烏城也稱作金烏城。
江戶末期岡山藩池田家的門閥家臣土肥經平,編撰了一部《備前軍記》的軍事史書,根據書中的記載,岡山城最早的築城時間可追溯到南北朝時代的正平年間(14世紀),與名和氏同族的上神高直在此建造石山台的要塞。
但是在接下來的150年間,這座要塞的城主不明,僅知道攝關家渡領的備前國路田莊就在附近,作為旭川支流之一的鹿田川的河口港町而繁榮起來。
室町時代播磨國的守護是赤松氏,然而赤松氏的勢力逐漸衰落,與漸漸崛起的山名氏爭鬥,讓國人階層也漸漸崛起。應仁之亂後,效力於赤松氏的守護代浦上氏,試圖脫離主家,控制備前,但是受到佔領備前西部的松田氏阻擾,備前陷入三家紛爭的局面。
成為備前國西部領主的松田氏,從岡山富山城遷居至更加內陸的金川城,麾下的國人金光氏,勢力漸漸擴大,戰國時代的大永年間(16世紀),以石山城作為居城。
浦上氏雖然勢力蓋過主家赤松氏,但受到從美作南下支持松田氏的尼子氏阻撓,勢力漸漸被削弱。直到戰國末期,家臣宇喜多直家的出現,先是協助浦上氏掃除地方勢力,統一備前,最後甚至凌駕於浦上氏之上,將美作、備中、播磨都納入支配之下。
我們從廊下門走入,這是一道外觀復原的門櫓,過去是進入本丸中の段的搦手門,門上方的渡廊在過去是城主專用的通道,可從本段御殿通往中の段的表書院。
廊下門西側的月見櫓,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外觀看上去是兩層的建築,仔細看入口是墊高的,裡面實際是三層的建物,最下層是倉庫。
由於岡山城的建物都在昭和20年(1945年)6月二戰時的岡山大空襲中燒毀,僅剩下本丸西北的角樓 - 月見櫓,以及同樣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西手櫓(位在岡山城西之丸跡,路面電車城下停靠站附近)。
岡山城的本丸分成本段、中の段、下の段。中の段是稱為表書院的御殿建築,昔日岡山藩藩主與藩士討論議事的藩廳及大廣間,或是藩主休息的公邸,如今都是一片空地,只能用線條標示出各屋邸的大小與位置。
在挖掘調查時發現,城主公務御殿附近有一座泉水遺跡,池底用灰泥塗覆,防止漏水,再用備前燒的土管從東北處的水井取水,引致水池中央的湧水孔,如今所見是復原後的樣貌。
曾經長達30m、寬5m的多門櫓,如今只能夠過解說板上的圖片想像。
平城初期進行岡山城的挖掘調查時,在本丸中の段的地下發現許多石垣,石垣的堆疊工法與切割外型都與中の段本身的石垣不同,調查後發現,這是屬於宇喜多秀家時期的石垣,距今已400多年。
宇喜多秀家是宇喜多直家的次子,宇喜多直家是浦上氏的家臣,先是於永祿12年(1569年)與足利義昭、織田信長、西播磨的赤松政秀結盟,背叛浦上氏,但很快就見到苗頭不對,請求浦上宗景原諒,回歸浦上氏主家。元龜元年(1570年)因覬覦岡山之地,有著發展城下町的野望,於是指控家臣金光宗高,也就是石山城城主,與敵對的毛利氏內通有無,迫使金光宗高切腹。
天正元年(1573年),宇喜多直家將居城從沼城(龜山城)移至石山城,修築東西走向的連郭式城郭。為了發展城下町,宇喜多直家將原本從北邊通過的西國街道,改道至城的南邊,此外,原本位在吉井川流域交通要衝的備前境內最大商業城市的福岡商人,全都遷至石山城城下町,福岡就此沒落。天正2年(1574年),宇喜多直家再次反叛,最後驅逐天神山城(位於岡山縣和氣町,非岡山市的天神山)的浦上宗景,取代了浦上氏,平定美作、備前、部分播磨與備中。
宇喜多直家病死後,宇喜多秀家因為年幼,由羽柴秀吉帶至安土城,獲得織田信長的同意後才繼承家督。宇喜多秀家是羽柴秀吉麾下一位出色的大名,各大戰役都有出色的表現,不但是羽柴秀吉的養子,年紀輕輕就成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妻子是另一位五大老 - 加賀藩前田利家的女兒,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女 - 豪姬。傳說他除了30歲前就有豐臣政權為後盾,領有57萬4000石,享受榮華富貴之外,相貌更是一表人才,有戰國貴公子之稱。
這些埋藏在中の段的地下石垣,就是宇喜多秀家在天正18年(1590年)至慶長2年(1597年)對時山城進行大修建的石垣。甚至為了加強本丸的防禦,將旭川的流域改道,蜿蜒著本丸而行。這次的修建是在豐臣秀吉的指導下進行的,並改名為岡山城,城下町也定名為岡山。
可以看到400年前堆積起來的土壤斷面,非常的新奇,看上去就像掛著一幅畫。
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之戰,石田三成任命宇喜多秀家為西軍副將。戰敗後,領地被德川家康沒收,論功行賞由背叛西軍的小早川秀秋移加封岡山城。宇喜多秀家潛伏逃亡薩磨,最終被幕府抓到,在島津家久及前田利長的求情下,免去死罪,從駿河流放八丈島,豪姬則返回前田家。雖然前田利常想幫宇喜多秀家恢復大名的身分,但豐臣政權已崩解,進入了江戶幕府時代,宇喜多秀家仍不願背棄豐臣家,即使前田家與舊臣花房正成有給予支助,物資仍不充裕,在八丈島度過50年餘生。
小早川秀秋於慶長5年(1600年)以52萬石入主岡山城,進行另一次的修建,填平拓寬本丸中の段,整建三之丸,讓岡山城有了近世城郭的樣貌。三之丸外圍還挖掘外堀,整個工期僅花了20天,被稱為廿日堀或二十日堀,這道外堀的位置,大約就在路面電車柳川停靠站的南北向國道180號。
然而小早川秀秋背叛西軍的不義行為,常被眾人嘲諷,使他沉迷於酒色,精神異常,於慶長7年(1602年)年病逝,僅22歲。
中の段的西南隅是大納戶櫓的遺跡位置,是小早川秀秋將沼城的天守遷移至此,3重4階,是當時岡山城中規模最大的櫓,如今當然只剩下空空一片。
大納戶櫓跡的旁邊是條通往下の段的斜坡,昔日坡道上有座櫓門,因為一階木造的部分都覆蓋著鐵板,有鐵門之稱,但現在也是空蕩蕩的,只剩下一旁的不明門。
這道不明門採渡櫓門的形式,看上去防禦力就很高,內側就是本丸本段,除了天守外,還有藩主結束藩政後,晚間休息居住的御殿,為了要保護藩主,極有限的人才能入內,而藩主也大多從廊下門旁的北側通道移動,這道門幾乎關著,所以稱為不明門。
不明門在明治時期因城廢令而拆除,昭和41年(1966年)與天守一起重建。
不明門入口側,有塊大石上刻著岡山中学の址,是因為在明治到昭和20年間,本丸被作為舊制岡山第一中學來使用。
由於小早川秀秋沒有子嗣,德川家康於隔年封給自己的外孫,也就是姬路城城主池田輝政的次子 - 池田忠繼。但那時池田忠繼才5歲,所以由同父異母所生的長兄 - 池田利隆代為執政,代理期間,建造了西之丸。
慶長18年(1613年)池田忠繼以38萬石入主岡山城,次年池田利隆一同在大坂冬之陣中,代表德川軍參戰,但是回國後於隔年病死。池田忠繼也是沒有子嗣,便由弟弟池田忠雄入封岡山城。
池田忠雄為了讓岡山城符合幕府的規範,將繩張城郭都大規模的改造一番,成了現在梯郭式平山城的樣貌。特別的是,岡山城在眾多平山城之中,是海拔高度最低的一座,幾乎接近平城的高度了。
池田忠雄之後,其子池田光仲僅3歲,太過年幼無法治理岡山城,於是轉封因幡國鳥取,由池田利隆的長子池田光政從鳥取轉封至岡山,從此他的子嗣就沒有離開過岡山了。
本丸東南隅放置了天守的基石,因為天守也在岡山大空襲中燒毀了,昭和41年(1966年)原地重建天守時,就將基石按照原本的配置,擺放到此處位置展示。
基石旁邊是本丸本段的第三道門 - 六十一雁木門,位在本丸本段的東面,是岡山城最沒有防禦工事的一側,因為下方緊鄰旭川這道天然護城河。六十一雁木門又稱要害門,江戶時代初期設置時,有61階的石階,因此得名。
六十一雁木門左側的岡山城歌碑,由北海道出身的作詞家 - 十二村哲所創作。
終於來到天守前方,掏出640円買了天守閣+後樂園的共通入場券,再拿出集章冊,把百名城的戳章用力蓋上去,完成這項重要的儀式。
這顆戳章擺在天守收費區外的售票處旁,如果沒有要參觀天守閣,也可以直接蓋章,但沒有參觀就蓋章,好像少了點什麼,至少要爬到天守閣最上層,感受一下以前城主俯瞰領地的視界。
天守的最初版本是由宇喜多秀家所建造,於慶長2年(1597年)竣工,當時為了因應岡山的丘陵地形,天守台呈現一個不對等的五邊形,天守台的石垣有14.9m高。然後,現在所見的天守樣貌,已經被改造過,只剩天守台留了下來。
現在所見的岡山城天守是關原之戰之後,由小早川秀秋所建,屬於複合式望樓型,4重6階。這種時值豐臣秀吉完成天下一統到江戶幕府之間完成的現存天守並不多,除了岡山城外,還有會津若松城、松本城、廣島城。
天守西側的三分之一,是一座附屬的付櫓,作為鹽藏之用,因此從西側會感覺天守結構複雜,難以判斷天守有幾層幾階。天守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東西向寬、南北向窄,底層與最上層的面積大小也相差許多,以致從正面看,會覺得天守很巨大穩重、有氣勢,從側面看則顯得高聳。
走入天守內,從地階開始逛起,展示戰國合戰繪卷,往上每一階一個主題。1階是備前燒工房,2階到5階是池田氏、小早川氏、宇喜多氏時期的介紹,6階就是最高的天守閣。
官方建議從上往下,於是我們直上6階,再慢慢逛下來。
天守閣內因為展示,完全感受不出來不對等五邊形的主體結構。爬上2階,少了鹽藏的付櫓,空間急遽縮小,到了最上層,僅剩小小的一個正方形空間,中央的階梯就佔去一大部分。
雖然岡山城是最矮的平山城,除了東面與東南面的市區之外,其他方向的視野都不會受阻,挺不錯的。
北面前方,隔著旭川,是等會要去的後樂園。
東西兩側能夠近距離觀賞金光閃閃的金鯱,是平成8年(1996年)紀念建城400週年,為金鯱重新貼上金箔。
明治2年(1869年),版籍奉還,池田章政成了岡山藩最後一任藩主,岡山城歸兵部省管轄。但城池在這個時代顯得毫無用途,建物壞的壞、拆的拆,防禦的堀也一道道填平。
後來兵部省廢除,改成立陸軍省,陸軍省無力管轄,明治23年(1890年)將躲過廢城令的岡山城出售給池田章政,城內僅剩天守、石山門、月見櫓、西之丸的西手櫓,一直保留至昭和時代,被指定為國寶。
只可惜,岡山大空襲將天守與石山門燒毀,昭和39年(1964年)才重建天守,2年後竣工。幸運的是,因為免於廢城,一直到二戰之間,保有許多岡山城的老照片,其中就展示一張明治初期從目安橋往大納戶橹及天守的照片,讓大家遙想那個年代的岡山城模樣。
最後,來看看城主的盔甲。宇喜多秀家的兜,有著誇大的月形結構。
小早川秀秋是三鍬形後立小星兜
池田輝政的兜,上面的蝴蝶是家紋揚羽蝶。等等,為什麼是姬路城主池田輝政,不是應該是池田忠繼或池田利隆,怎麼會是父親出來坐鎮?
離開天守,從來時的廊下門離開,來去對岸的後樂園。
說是對岸,也沒那麼正確,後樂園的所在地,過去是旭川中間的一片低濕地。
突然一顆桃子從河中央漂過去,還在納悶時,右側又看到幾顆。原來對面河邊有間租踩船遊湖的店家,天鵝船都還在岸邊,看來桃子比天鵝還要受到遊客的歡迎~
桃太郎的故事中,老奶奶在河邊洗衣服時,撿到一顆從上游漂來的大桃子,這條河是不是旭川,就不得而知了。
桃太郎打鬼的故事原型是源自大和國時期,當時吉備有位名叫溫羅的惡鬼,以鬼城山(鬼ノ城)為居城,處處欺壓當地村民,百姓苦不堪言,向大和朝廷求援。吉備津彥奉崇神天皇之令,帶著三位家臣犬飼健、樂樂森彥、留玉臣,前往討伐。
經過一番激戰,居於下風的溫羅,先是變身成雉雞逃走,吉備津彥則化身為老鷹。就在老鷹要抓到雉雞時,溫羅又變為鯉魚,吉備津彥就化為鸕鶿追捕,成功地叼住鯉魚,最後將溫羅就地正法。
終於等到踩船的遊客把船踩到離城近一點的位置,趕緊來拍張桃子與岡山城的照片,也再好好看一眼華麗的烏金城。
走過月見橋,附近就是後樂園的南門,正門則是在靠近鶴見橋的位置,要繞比較遠,就從南門這裡進去參觀吧。
岡山後樂園、水戶偕樂園、金澤兼六園並稱三大名園,之前夏季去了兼六園,有種不虧是百萬石大名地盤的驚嘆感。這回來到後樂園,卻有點小小的失落,因為季節的關係,除了部分常綠的植物外,大部分都是一片枯黃,有如工地現場,滿滿的寂寥感。
水池中的錦鯉都多在樹陰下,天氣明明就很冷啊(內心更寒冷),我巴不得多曬一些太陽。
光了枝投的枯樹,加上土黃色的草坪,只能安慰自己別有一番獨特的情景。
建造後樂園的城主是池田綱政,他的曾祖父就是關原之戰後大規模擴建姬路城的池田輝政,祖父是池田利隆,父親是代替祖父受罰轉封鳥取的池田光政。池田綱政的祖宗三代都娶了德川家的女兒或養女,仍與幕府維持著不錯的關係,所以池田光政最後還是轉封回岡山。
池田綱政從父親手中繼承家督後,規模漸大的岡山藩,開支大增,讓藩的財政陷入困境,為了重建財政,必須透過開發新田與農村。此時又遇天災洪水,旭川因為宇喜多秀家築城時,為了讓河道防禦城的北面與東面,改變了河道,急遽的彎曲,也使城下町經常遭受洪水侵襲。於是派了津田永忠及服部圖書在兒島灣進行了大規模的圍墾,並對百間川、倉安川等河川進行防洪工程,使得農業政策成功,改善了財政。
江戶時期,各藩大名在江戶參勤的住所與自己領地建造大名庭園成了一種風行,豪華炫麗的池庭與枯山水,讓日本庭園造景技術來到了頂峰。
貞享3年(1686年),藩的財政有了餘裕,池田綱政下令津田永忠負責建造一座庭園,位置就選在岡山城北側、旭川邊緣的低濕地,這裡是小姓町,是宇喜多秀家時期小姓居住的地方。
庭園於貞享4年(1687年)動工,經過14年興建,元祿13年(1700年)竣工,之所以用了那麼久的時間,一方面是水患毀壞,另一方面也不斷地修築擴建,打造成現在的林泉回遊式庭園。庭園最初的名稱是御菜園或御菜園塚,元祿8年(1695年)改稱後園或御後園,到了明治4年(1871年)才對一般民眾開放,改名為後樂園。
一片枯黃,有如走在田陌之間,只剩水中倒影的色彩。
庭園內留有一塊茶園與井田,據說池田綱政喜好田園風景,園內配置了許多稻田與旱田。只是到了第5代藩主池田治政時,財政又陷入困境,為了節省經費,廣種草皮替代,成了現在的模樣。
沢の池的中央有三座小島,其中兩座有橋相連,都不開放通行。有島茶屋的中の島,有木拱橋與陸地相連;御野島上有座名為釣殿涼亭,與中の島以木板橋相連,看上去極為脆弱。沒有與外相連的是砂利島,島上有白砂與青松為景。
販賣甜點熱飲的福田茶屋已爆滿,只能放棄,連坐著讓腳底休息一下都不行。
福田茶屋與慈眼堂之間,有座由加神社的石鳥居,是第7代藩主池田齊敏,也就是那位喜歡吃大手饅頭的藩主,於天保年間將備前國瑜珈山山岳信仰的瑜珈大權現,分靈到江戶的池田家本邸。廢藩後,才從神社從江戶移至後樂園。
旁邊的慈眼堂是祝賀池田綱政60歲,供奉了2座觀音像的拜殿,如今堂內什麼都沒有,只剩一顆被分割的花崗岩。
沢の池另一側的唯心山,可借景岡山城,讓城池看上去更加高大。
唯心山是池田繼政所造,他是池田綱政與側室生的十七子,因為其他兄弟都英年早逝或多病,所以由當時14歲的池田繼政繼任。
池田綱政時期的庭園是以延養亭與能舞台為主的庭園,延養庭就在後樂園正門處,而延養亭便是當時藩主的居間。
到了池田繼政的時期,他將能舞台周遭的建築大幅改造,園內中央填起了唯心山,山腳下修築了水路,以水道將沢の池與廉池軒相連,也將大半的田地改為花園,成了與最初截然不同風格的庭園。
延養亭南側是一座山櫻、楓樹、松樹包圍的花葉の池,池中本應滿滿的蓮葉,這個季節水位低,已見池中泥。池邊的大立石,是切割成90多塊後,運來再重新組裝成原本的模樣。
順著小徑,沿著乾涸的水池繞一圈,在正門旁的紀念品店,買了支桃子霜淇淋,這個季節吃霜淇淋的好處就是怎麼都不會融化~
離開後樂園,沒有太多的感觸,唯一的感想就是不要冬天來看大名庭園,下回還是換各季節再來。
回程的途中,施工的圍籬上,畫有桃太郎打鬼的可愛圖畫。
其實桃太郎的故事還有後半段,就在桃太郎打鬼過了幾年之後,某個夜裡,溫羅出現在桃太郎的夢中,向桃太郎說出自己的身分。據考證,溫羅是真有其人,是一位來自朝鮮半島百濟國的王子,因為對鄰國的戰役中戰敗,乘船逃跑,漂流到了穴海,當地的漁民對他感到害怕且暴力相向,讓他不得已逃往山中,在新山定居下來。
桃太郎醒來後,半信半疑地到新山一探究竟,在山麓一個叫做阿曾鄉的小村落,聽到村民們曾受到溫羅的照顧,幫忙改善鐵製農具與漁具等等,也與村女阿曾女論及婚嫁。知道原委後,桃太郎感到相當自責,此時傳來了溫羅的聲音,告訴桃太郎他的遺願,希望將他被砍下的首級埋在茅葺宮的土灶下,由他的未婚妻擔任生火的職務,這樣就能一直守護她。當然這是比較溫馨的版本,也有比較驚悚的故事原型就是了。
相傳,溫羅的首級就埋在吉備津神社御釜殿的灶底下,每當水煮沸時,溫羅就會透過沸騰的聲響來告知吉凶禍福,這也是當初溫羅與桃太郎訂下的協議。如今,若走訪吉備津神社,真有一項可以向社方申請的祈願項目,稱為鳴釜神事,現在看來挺有趣的。
而且,溫羅的鬼成山是真有其地,就位在岡山縣總社市,仍保有石垣與土壘,也是百名城之一,以後再來去探訪。
回到城下停靠站,剛好一輛7100型的廣告電車,塗有AiDEM及桃太郎的彩繪,從眼前經過。
岡山市內循環巴士めぐりん的彩繪也好繽紛,吉祥物ツル丸的頭上是一隻丹頂鶴,這大概是從江戶時代,後樂園就有開始飼養鶴,現在園內還有8隻丹頂鶴(但剛剛在後樂園完全沒有注意到),整個岡山縣就飼養超過60 隻丹頂鶴,在日本各縣居於首位。
很意外,居然在岡山看到小玉站長塗裝的7000型電車,和歌山貴志駅離岡山很遠耶!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和歌山電鐵是岡山電氣軌道的子公司,那麼有小玉站長的塗裝也不奇怪了。只是有點遺憾,小玉站長卸任回喵星球了,二代玉也上任好久了,都還沒去過貴志駅。
又一輛7100型的廣告電車,紅白相間的e-ARPA,又是求職求才的企業廣告。
おかでんチャギントン終於開出,經過城下過站不停,那兩個大大的眼睛與大大的鼻子,一整個就是詭異。
回到岡山駅前停靠站,路邊駛過一輛路線公車,整輛天藍色的塗裝很吸引目光,上面又是小玉站長,車頭上緣還有貓耳朵,這輛Tama Bus實在太可愛了,要是有模型,一定入手。
趕緊拿回寄放的行李,買好16:35的特急潮風號(しおかぜ)車票,卻忘了買盒便當,失策,畢竟19:23才會到達愛媛松山。
「海から吹く塩気を含んだ風」,也就是賴戶內海吹來含有海鹽的風,作為列車潮風(しおかぜ)的名稱。服役的車輛有8000系電車與8600系電車,今天搭的是8000系電車,車身保留不銹鋼的金屬色,前後車門則有橘色色塊,而車頭的車門為紅色色塊,正面駕駛窗下緣也是紅色色帶。
列車離開岡山駅後,行駛瀨戶大橋線,不一會便來到瀬戸大橋,往四國奔馳。
瀨戶大橋線的起點是岡山駅,終點是香川的高松駅,中間包含了岡山至茶屋町駅的宇野線、茶屋町駅至宇多津的本四備讃線(中間以兒島來劃分JR西日本與JR四國)、宇多津至高松的予讃線。
瀨戶大橋是個總稱,從本州鷲羽山開始,跨過鹽飽群島,來到四國香川番之州,這之間共有6座橋,跨越海峽的部分共4.9km,兩層結構的橋樑,上方是瀨戶中央自動車道,下方是鐵道。
由於瀨戶大橋運行區間的鐵道多數為單線,要增加班次很困難,於是改以併結的方式運行,因此我們這輛列車,8輛編成,前面5節車廂是前往松山的潮風號,後面3節車廂是前往高松的石鎚號(いしづち),取名四國最高峰的石鎚山。列車會在宇多津駅或多度津駅分割,石鎚號往東,潮風號往西。
看著窗外飛過一根根鋼樑,一座座小島飄在平靜的海面,斜陽的色調讓心情特別放鬆,也昏昏欲睡。
醒來發現恰在宇多津駅停靠,月台立柱上有塊路線圖,抓起相機趕緊拍一張,然後繼續睡。接下來經過丸龜,很勉強的醒來拍照,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拍,大概是肚子餓到讓我聯想到丸龜烏龍麵了吧。
列車來到四國後,跑在予讃線上,往松山的路程還很遠,這段路僅有少部分路段能夠望見瀨戶內海,很幸運地我們能在夕陽落下時,看見日落的餘暉灑落海上。
列車停靠松山駅早已天黑,揉著惺忪的眼,慢慢走下車,有那一瞬間,還以為來到尚未地下化前的台北松山車站。
JR松山駅有兩個車站編號,分別是Y55及U00,從高松至松山之間的編號為Y,松山駅為最後一號,松山至宇和島駅的編號為U。從向井原駅另有岔出一條支線,然後在伊予大洲駅匯入本線,稱為有愛的伊予灘線(愛ある伊予灘線),路線名稱聽起來挺妙的,我們明天一早就要來去伊予長濱,搭乘的電車就會行駛這條路線。
月台上的座椅有可愛的麵包超人與小病毒,這也是JR四國限定的聯名,總共有4輛觀光列車。從松山可以搭到予讚線8000系麵包超人列車、予讚線宇和海麵包超人列車,而悠悠麵包超人車要從德島,土讚線紅色/黃色麵包超人列車則是從高知才搭得到。
站名牌上的圖案印有松山城、少爺列車、道後溫泉,都是松山知名景點,都排入行程內了。但有沒有機會一一走訪還不知道,先要看明天早上的貓島能不能成行而定了。
順便在站內的觀光案內所,先買好松山城らくトクセット券,這個套票相當划算,1700円,使用範圍包含松山城纜車來回票、松山城天守參觀券、二之丸史跡庭園入園券、搭乘一次少爺列車,而且使用期限是2天內,所以請服務人員押上後天才使用的日期。
明天一早天還沒亮就要再到JR松山駅,今晚就住在ホテルカジワラ,反正只是睡個小時。只是JR松山駅周遭實在太不熱鬧了,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們,只好搭上路面電車去覓食。
把背包往房內一丟,便快速來到車站對面的JR松山駅前停靠站,恰好進站的是5號線的路面電車,就索性坐到最後一站道後溫泉,至少那邊還有條商店街。
25分鐘後來到道後溫泉,這座停靠站是伊予鐵道路面電車系統中,唯一有冠上「駅」字樣的一站,明治初期擬洋風的站房建築,夜晚打上黃光,相當美輪美奐。
車站對面就是商店街,馬上就撞見鯛魚飯店家的店喵,但喵喵不理我,大概是店家打烊了,喵也就下班了。
終於來到商店街尾端的魚武,少數營業到晚上10點才打烊的店家,真是感動。此時已經晚上8點半了,趕緊點了碗海賊烏龍麵,只是又等了好一會,餐點才上桌。
走出商店街的另一端,一棟古老又秀麗壯觀傳統日式建築出現眼前。偌大的唐破風玄關與入母屋玄關,一股突如其來的震撼與衝擊,彷彿穿越時空來到最古老的神之湯世界,這裡便是道後溫泉。
我們將在松山停留兩天三夜,本來今晚就要來泡個湯,因為道後溫泉共有三個共同湯,首先是
道後溫泉本館,以及椿の湯與飛鳥乃湯泉,一晚泡一個湯剛剛好,但現在時間已晚,只好作罷,明晚在補泡回來。
有好多年輕學生穿著浴衣在附近晃,難得有女學生在拍合照,我卻手殘拍糊了....
入夜後的道後溫泉本館也很精彩,二樓與三樓與最上層的振鷺閣塔屋,都有光雕投影在外牆上,不斷變換的動畫,色彩更加絢爛。
末班車是晚上10點,快速瀏覽一下椿の湯與飛鳥乃湯泉,趕緊穿過商店街,返回道後溫泉停靠站。
停靠站北側展示伊予鐵道的少爺列車(坊っちゃん列車),取名自夏目漱石的「少爺(坊っちゃん)」這本小說。這輛電車可不是靜態展示的退役電車,而是可以搭乘的觀光列車,會在星期六、星期日、假日運行。其實,運行的電車是複製品,正品的蒸氣機車則保存在松山某處,後天有空再來去尋一尋。
明天排的景點,就是此趟行程不確定性最最最最最高的青島,是一座貓比人多的貓島!上島的自然條件頗為嚴苛,希望明天能一切順利!
2020.02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