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湖單車周遊 D1:安土城.觀音寺城.近江八幡城

距離Covid-19疫情剛爆發的上一次出國,已經是3年前的2020年,那時報名了日本姬路城馬拉松,可惜賽事因為疫情而取消。3年期間,疫苗針劑問世,傳染減緩,各國邊境相繼開放,壓抑很久很久很久的渴望,一瞬間釋放,各種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出遊、報復性出國,接踵而來。那趁著剛開放,也來安排一趟出國行程,不過周遭親友與公司對於開放這件事仍小心翼翼,所以還是安排天數短一點、距離也不遠的日本。之前日本去不是登山,就是路跑,這次要換點新鮮的,那就來騎單車吧!
PXL_20230404_143630414

計畫5月初出發,訂住宿時發現到處都客滿,這才想起5月初是黃金週,到處人擠人,而且是與日本人人擠人,馬上就把行程提前到4月初。

既然是趟單車行,那從出家門就開始騎吧!騎著YouBike到機捷,換乘收班前的捷運到機場,搭上凌晨2點25分的樂桃班機。
PXL_20230404_155510331

PXL_20230404_181242214

這幾天有空中巴士的大白鯨降落桃園機場,這位稀客的任務是將精密機台運送來台灣。我們的班機滑行到跑道頭的時候,有看到大白鯨的身影,但因為它停中間的機坪,沒有空橋的燈光照明,所以只有黑漆漆的身影。
PXL_20230404_183259776

早晨6點出頭降落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上回飛來這裡也是這個時段,那時是2月底的隆冬,對於從第一航廈移動到交通廣場之間的手扶梯空間,那寒冷的感覺印象深刻。
PXL_20230404_212515105

PXL_20230404_213421850

今天不急著移動去市區,先來第一航廈4樓美食街,買個炸蝦飯糰當早餐。7點一開門,就不少人在排隊,排隊隊伍前進的很快,一到飯糰展示櫃前,怎麼找都沒看到炸蝦的身影。店員回覆,現在沒有炸蝦飯糰,要晚一點才有。

雖然撲空,但排都排了,也不好意思不買,就買個五目飯糰墊墊胃。口袋中還有個備案,等等移動到名古屋市區再去買炸蝦飯糰。
PXL_20230404_220900071

PXL_20230404_221024072

懶得等μ-SKY(ミュースカイ)特急列車,只想趕快上車坐著休息,一般急行列車就上了。
PXL_20230404_223245437.MP

抵達近鐵名古屋駅,車站所在的中部近鐵百貨的地下1樓美食街,也有間にぎりたて的飯糰店,終於買到炸蝦飯糰。
PXL_20230404_233620067

移動到JR名古屋駅,名鐵百貨的Nana醬已經換上春天洋裝。
PXL_20230404_234715250

搭上JR東海的新幹線ひかり列車,往米原出發。
PXL_20230405_001124176.MP

拿出還熱呼呼的炸蝦飯糰,還有一直很喜歡又再買一顆的五目飯糰,趁著短暫的行車時間,趕緊享用。
PXL_20230405_002053103

從名古屋出發,只需兩站就抵達米原,中間隔著岐阜羽島駅,半小時的車程,非常快。也就是說,昨天晚上才在台灣,今天上午10點就可以借車開始環琵琶湖了。
PXL_20230405_004843529

不過搭了紅眼班機,馬上就要環湖,太吃力了。今天先暖暖身,為了方便,住宿就選在米原駅西口的東橫INN,一出站就能看到眼熟的大樓。
PXL_20230405_010043734

寄放好行李,先到米原駅東口探一探。東口站內有間單車租借站 - びわこ一周レンタサイクル (BIWAICHI RENTAL CYCLE),近江鐵道的月台出入口也在東口。
PXL_20230405_011227264

明天環湖要租用的自行車,已經在官網上先預訂好了,明天直接來報到取車就行了。
PXL_20230405_010410222

PXL_20230405_010445307

工作人員與技師正忙著為準備出發的客人,一一調教車輛。
PXL_20230405_010656282

簡單看看周遭環境後,回到站內在來線月台,搭上東海道本線的列車,來去安土騎單車。
PXL_20230405_012300530

對面近江鐵道月台上,停靠的是モハ805-モハ1805的800形-1800形電車,塗裝是從2021年11月開始為期4年的期間限定「近江十景とれいん」列車,以浮世繪風格描繪近江鐵道沿線10個城鎮的名勝景點,上面還有狐狸站長ガチャコン到處玩的模樣~
PXL_20230405_012043529

PXL_20230405_012314991

PXL_20230405_012613892.MP

23分鐘後來到安土駅,目送JR西日本223系電車往京都方向離去。
IMG_8517

IMG_8518

從安土駅高架站房的南北連通道,就看到北口廣場上,日本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公像。
IMG_8519

織田信長銅像下面,有個織田信長造型的飛出小童(とびだしとび太)。
PXL_20230405_015914510

IMG_8522

安土駅附近有兩座百名城,一座是織田信長集大成,金碧輝煌的安土城,另一座是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後,無血開城的觀音寺城。這兩座百名城都離車站有段距離,先來北口租單車,移動比較方便。

話說,安土駅南口的安土城郭資料館,館內也擺有安土城與觀音寺城的百名城戳章,可以偷吃步直接蓋,不過沒走過就蓋章,就失去意義,少了些意思了~
IMG_8525

租車有分2小時、3小時、5小時的方案,不同的車型,價格也不同。推估一下來回兩座百名城加上爬山的時間,大概4小時內就能回來,就直接租個5小時吧~

店內另有推薦兩條路線,3~4小時的信長線,以及5小時的信長秀次線。我們拿了路線地圖作參考,也借了很重要的車鎖,畢竟單車要停在路邊很久。
IMG_8524

一旁資料架上掛著今年上映的《傳奇與蝴蝶(The Legend & Butterfly)》,傳奇就是織田信長,蝴蝶就是濃姬,又稱歸蝶,是美濃蝮蛇齋藤道三的女兒,兩人在政治婚姻下從對立走向相互扶持。雖然歷史電影最大的硬傷就是結局大家都知道怎麼發展,但片中最後在想像的平行時空中,快要演成Jack與Rose的鐵達尼號劇情,也頗有新意呢。
PXL_20230405_020731468

不想騎市區,改騎田間道路,邊看手機地圖,邊校正方向。一列JR西日本221系電車駛過,可惜僅有少部分稻田綠油油的,大部分的稻田都還沒到播種期。
PXL_20230405_022250971.MP

PXL_20230405_022256436

騎了1.8k左右,來到安土城下,這裡的櫻花已經開了,粉嫩粉嫩的。
PXL_20230405_022750946

IMG_8526

停車場在入口對面的空地,內有特別圍出一塊區域讓單車停放。
IMG_8530

入口旁是城なび館,安土城的導覽館,兼賣紀念品,最後再來逛。
IMG_8531

在愛知縣、岐阜縣、滋賀縣,也就是律令制的尾張、美濃、近江的令制國,有幾座城池在織田信長實現霸業的一生,在不同時間點有著不同的重要意義。像是織田信長首次擔任城主的那古野城(現今的名古屋城),作為統一尾張據點的清洲城,初次築城的小牧山城,天下布武起點的岐阜城,以及聚集野望大成的安土城。

象徵織田信長的野望的安土城,在天正10年(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之後,本丸與天主閣被大火燒毀,是誰放的火,有說法指向織田信雄,也有指向明智軍,但還是仍沒有定論。
IMG_8534

IMG_8533

據考證,織田信長曾經計畫安排正親町天皇前來安土城行幸,於是仿造平安京的布局,設立了三道大門。走入只能想像的安土城大手口,一道道石壘整齊的橫列在前,大手口東西兩側都是枡形虎口的一部分,感覺規模就很大。
IMG_8536

IMG_8537

除草機器人在偌大的草坪上來回跑著,背上插著天下布武的旗幟,第一眼見到就忍不住笑了出來。
IMG_8538

接著來到登城口的售票亭,上面寫著安土城址摠見寺,址寫成趾,不知道是否真的寫錯漢字。
IMG_8540

IMG_8541

屋簷上象徵石敢當的屋根獅子,一本正經的模樣,挺討喜的。
IMG_8542

成人門票700円,要開始爬山了,登上山頂的天主閣跡有405階,旁有木條手杖自由取用。
IMG_8543

IMG_8544

其實安土城的入口有兩處,一處是現在的大手口,另一處是東側的百々橋口。百々橋口上去就接上摠見寺的二王門,現在只開放大手口,下山路線會從二王門橫切回來售票亭。
IMG_8547

大手道很陡,石階並不好爬,段差有大有小,搭乘紅眼飛機的疲勞還沒恢復,馬上又要開始累人的活動了。還好兩側櫻花有開,還有點安慰。

織田信長以前也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嗎?還是騎馬上去的?
IMG_8548

大手道的兩側是家臣屋敷,唯有織田信長相當信任的進衛才有資格,由下至上,先是前田利家邸址,再來是羽柴秀吉邸址,然後是蓋起摠見寺仮本堂的德川家康邸址。
IMG_8549

摠見寺是臨濟宗妙心寺派,山號遠景山,在織田信長建造安土城的期間創建。嘉永7年(1854年)一場大火將寺內主要建築物燒毀,於是在德川家康的邸址處,重新建了摠見寺仮本堂。可惜摠見寺不是常年開放,我們來的這天,門扉閉上,無緣。
IMG_8550

IMG_8551

今天不是假日,還是有一些遊客跟我們一起爬著大手道。4百多年前,石階兩側的武將宅邸,曾是人聲鼎沸的樣貌,抬起頭仰望,樹梢上緣會是既雄偉又豪華絢爛的天主閣,任何人一看,都會感受到天下布武支配下的氣勢。
IMG_8552

IMG_8554

當織田信長的居城還在岐阜城時,往返京的路途中,需要寄宿在安土漁村的安養寺。於是在卸下家督身分後,便選在安土築城,一來這裡鄰近當時日本中心的京,可以運用琵琶湖的水運,加上是北陸街道往京的要衝,擁有不錯的戰略位置。

天正3年(1575年),織田信長就任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將家督之位與尾張、美濃領地讓給長子織田信忠。天正4年(1576年),織田信長命丹羽長秀在琵琶湖邊興建安土城,天正7年(1579年)竣工,將安土城作為居城,成為織田政權的中心。
PXL_20230405_024118778

PXL_20230405_024127457

爬累了,就直接坐在石階上休息~

其實早在織田信長築城之前,安土城就已經存在。最初在安土山上築城的是近江的守護大名 - 六角氏,當時六角氏頼建造了觀音寺城,並以其為居城,在周遭擴張整備的建造支城,安土城就是其中一座。等等走完安土城,就來去觀音寺城。
PXL_20230405_024200759

IMG_8556

大手道轉個彎,地上石階開始出現石佛,每走幾步就會出現,石佛旁邊會有個小碟,皿中有納奉的零錢。據說是築城用到大量的石頭,為了補足不夠的石材,普請來的工匠不得不用使用附近寺廟與墓碑的石頭,因此有了佛像石碑埋在地面的景象。

話說,要是不小心踩到那些正面朝上的石佛,豈不是大大不敬!有如陷阱一樣!
IMG_8557

IMG_8558

轉角處有武井夕庵邸址,再上到平緩處,可以喘息一下。

以武井夕庵宅邸的高度來看,地位更勝於德川家康及羽柴秀吉。武井夕庵原本仕奉美濃齋藤三代的家臣,之後就跟在織田信長旁,是位從初期就跟隨的近臣,擔任織田信長的右筆。此外,武井夕庵也是位茶人,還是位政治力很高的茶人,負責對武田信玄、毛利元就、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的外交工作。
IMG_8559

IMG_8560

這裡有織田信忠邸址,也就是織田信長的長子,織田政權的第二代當主。
IMG_8561

本能寺之變發生的當下,織田信忠正要前往備中高松城,加入羽柴秀吉以水淹的籠城戰術,迫使毛利軍的清水宗治開城。織田信忠在下塌的京都妙覺寺得知本能寺遭到明智光秀的襲擊,馬上前往營救,但途中就得知父親自殺的消息。親信勸織田信忠先脫逃回安土城重整旗鼓,卻被織田信忠拒絕,與異母的弟弟織田勝長,於二條新御所協助誠仁親王逃跑,再與明智軍交戰,但寡不敵眾,最後選擇自殺,享年26歲。

據說,織田信忠也與織田信長一樣,首級並沒有被明智軍發現,但他們的死去卻造成織田家繼承人真空的問題。而誠仁親王是織田信長理想的天皇人選,二條新御所便是織田信長贈送給誠仁親王的宅邸,只是誠仁親王還沒等到從正親町天皇繼位,就在天正12年(1584年)病逝。
IMG_8562

IMG_8563

繼續尋階梯往上,有森蘭丸與織田信澄的邸址。

森蘭丸是織田信長的小姓,戰死在本能寺。織田信澄是織田信長弟弟織田信行的兒子,父親織田信行試圖謀反,奪取織田家當主代代受領的「彈正忠」名號,而遭到刺殺。為了與主家作區別,織田信澄元服時改姓遠親的津田氏,成年後,受到織田信長重用。
IMG_8565

T字路口是昔日的黑金門,參觀路線是先往右,再回來往左接下山路線。
IMG_8566

IMG_8567

轉彎處有座佛足石,與大手道上的石佛一樣,因為築城石材不足,從附近廟宇收刮來的。在昭和初期進行整修登山道的工事時,在附近崩塌的石垣中發現,才讓這塊佛足石重見天日,是少數從中世遺留至今的珍貴物品。
IMG_8568

IMG_8569

再爬一小段階梯,進入二之丸,繼續往東,經過天主閣石垣下方的通道,進入本丸。
IMG_8570

IMG_8571

本丸空地上方曾有一座名為「御光の間」的御殿,用來招待天皇入住,如今只剩遮蔽展望的高大樹木。
IMG_8572

IMG_8574

本丸東邊的石垣上方是三之丸,沒有開放。於是順著北側的階梯,爬上本丸取付台。平台往北是八角平,也是不開放;往西,順階梯爬上天主閣,據考證,這道L型的石階已經在天主閣的建築主體內了。
IMG_8575

地上密集又巨大的礎石,還有圍繞四周支撐建築的石垣,是天主閣唯一留下來的遺跡。因為大火燒光了一切,關於天主閣的外觀樣貌及內部構造,眾說紛紜,五重六重七重都有,尚無具體定論。

目前最新的考證,安土城天主閣為五重七階,七階包括地下一階與地上六階。結構相當特殊,第一重是不規則的六角形,第二與三重是大型屋簷,第四重是嵌入第三重屋頂中的八角堂,第五重為四方形的望樓,且內部有挑高天井樓閣的設計。

天正4年(1576年)這一年,織田信長以天下一統的宏偉雄圖展開三年的築城計畫,規模空前浩大,動員一萬人,在丹羽長秀、瀧川一益・羽柴秀吉三位將領的指揮下,花費三天三夜將一顆巨大的蛇石搬運上海拔199m且高出琵琶湖面110m的的安土山頂。據傳天主閣高度達到33m,相當宏偉,豪華絢爛,金光閃閃,給予世人極度權力的象徵。雖然還在考證中,但一般也確信,安土城的天主閣是第一個超過五重的天守。

若想一窺安土城的原本樣貌,可以參考NHK做的Youtube影片:
IMG_8577

IMG_8578

至於這顆蛇石到底在哪?說法有多種,有人說是埋在天主閣的地底下,也有人說在興建八幡山城時,被打碎搬運走了。

爬上天主的石垣,有位中年女士正坐在石頭上,悠閒的看著遠景,邊吃著麵包。簡單打聲招呼,以免突如其來的聲響嚇到她,她看著我手拿單眼,很善心的詢問自己坐在這會不會檔到我拍照的視線。這倒是沒關係,因為林隙不小,對照手中的安土城古圖,以前琵琶湖水運可直達安土山腳下,如今湖水已退,整齊畫一的農田取而代之,遠方湖面朦朧,飄著淡淡山影,原來織田信長看琵琶湖是這樣的視野~
IMG_8580_1

PXL_20230405_025337662

IMG_8581

西側的天主石垣,可以看到二之丸信長廟的樣貌,這就來去二之丸吧~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遇害的消息傳回安土城,當時留守二之丸守備的蒲生賢秀與蒲生氏郷,為了保護織田一族,帶著織田一族退到日野城。安土城一度被明智軍的明智秀滿佔領,在山崎之戰擔任後備隊,被羽柴軍的堀秀政擊退,退回坂本城,在城中放火自盡。明智軍從安土城被走之際,織田信雄從伊勢松島城趕來,進入安土城。有人說是明智軍放的火,有人說是織田信雄放的,甚至說蒲生父子也有嫌疑,或是要劫盜城內寶物的土匪土民放的火。

山崎之戰後,大火燒毀了天主閣與本丸,但城池機能還是正常的,織田秀信在清洲會議後入住安土城。隨著織田政權分崩瓦解,織田秀信又從安土城遷入坂本城,最後投奔羽柴秀吉。天正13年(1585年),羽柴秀吉選擇在安土城不遠處的八幡山上,修築八幡山城,安土城就此廢城。
IMG_8586

IMG_8588

IMG_8589

二之丸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間是信長廟,據說當年羽柴秀吉將織田信長的太刀、烏帽子、垂直等遺物,埋葬於此,以作為祭祀。
IMG_8591

IMG_8593

IMG_8594

IMG_8595

IMG_8598

二之丸西側,再往下一階的平台,眼角瞄到裡面有幾座供養塔,來去瞧瞧。

後人將原本設立在德源寺的四座供養塔,遷移了過來。德源寺位在大和國宇陀松山城下(現今奈良縣宇陀市),四座武輪石塔是供奉織田信雄、織田高長、織田長賴、織田信武這四代當主,大概是為了紀念這一支織田血脈延續下來,但不知道為什麼後面沒有繼續供奉下去。
IMG_8599

現在回過頭看,織田信雄看似平庸,在勢力強大的大名之間遊走,卻是織田信長的兒子中,唯一以大名身分將血脈一直延續到江戶時代,這一定有其原因。

織田信雄是織田信長的次子,也是織田在織田信長攻打伊勢北畠氏時,將織田信雄作為北畠具房養嗣子,並讓他成年後迎娶北畠具教的女兒,作為議和的條件,從此織田信雄改姓北畠。但他殘殺北畠家,妻子沒多久也自殺了,完全奪取北畠一族在北伊勢的勢力。

清洲會議後,與弟弟織田信孝一起被任命為織田信秀的後見人,也就是保護人,才改回本姓織田。因為織田家後繼者的問題,在賤岳之戰逼死弟弟信孝,但在柴田勝家敗給羽柴秀吉之後,與勢力快速大擴張的柴秀吉產生巨大的對立,靠著嫁給松平信康的妹妹德姬,於是找上德川家康。
IMG_8600

織田信雄與德川家康的聯手,有著戰術性的優勢,與具有壓倒性戰力的羽柴秀吉相庭抗禮,不過在小牧長久手之戰,背叛德川家康,與羽柴秀吉講和。小田原之戰後,因為拒絕移封而激怒豐臣秀吉,被剝奪大名身分及領地。直到攻打朝鮮的文祿之役,在德川家康說情之下,獲得豐臣秀吉赦免。

看起來德川家康對織田信雄還不錯,但關原之戰時,織田信雄仍加入西軍,戰後俸祿全被沒收。不過織田信雄雖然支持石田三成,卻暗送畿內情報給德川家康,在大坂冬之陣開戰前,倒戈到德川軍,因此德川家康在戰後恢復織田信雄大名的身分,成了大和宇陀松山藩初代藩主。

織田後代一直存續到現在,所以前幾年才有了日本茶飲商找來織田信長的後代-織田信成,以及明智光秀的後代-Christopher Daniel Peppler,同台代言新上市的茶飲,彷彿是相隔400多年後的世紀大和解。
IMG_8601

供養塔的這塊平地,原本是長谷川竹秀一的邸跡,他也是織田信長的小姓,地位又比其他家臣更高了。本能寺之變時,他正在招待德川家康遊覽大坂的堺,為了躲避明智軍伏擊,帶領眾人穿越伊賀,逃回三河。之後侍奉豐臣秀吉,擔任奉行,最終在文祿之役後病死。
IMG_8602

回到黑金門的T字路口,循下山路回大手口。
IMG_8603

IMG_8605

來到昔日摠見寺本堂,只剩礎石還在,還有幾株櫻花樹與銀杏。站在平台上望去,山腳下是西之湖,以前與琵琶湖之間連著大中湖,在湖水退去後,大中湖填海造田,留下現在西之湖的樣貌。
IMG_8610

IMG_8611

IMG_8615

IMG_8608_1

摠見寺的三重塔,享德3年(1454年)建立,比摠見寺還早,是從當時近江國甲賀郡(現今滋賀縣湖南市)的長壽寺遷移過來。長壽寺的建成時間又更早了8百多年的奈良時代,如今被列為國寶。
IMG_8607

IMG_8614

順著參道下山,參道一樣陡峭,二王門從楓葉樹梢下慢慢現蹤。
IMG_8617

IMG_8618

二王門是摠見寺的山門,元龜2年(1571年)建立,也是從別的地方搬移過來的。 原本是在近江國甲賀郡(現今滋賀縣甲賀市)的柏木神社,織田信長在天正8年(1580年)進軍該處時,將柏木神社的樓門拆回安土城。
IMG_8619

IMG_8621

告示牌上有個「境內一円」,好奇查了一下,原來是指神社與寺院全部領域的意思,又學到一個詞。
IMG_8622

IMG_8623

IMG_8630

接回到到大手道,這裡的解說牌寫著羽柴秀吉邸跡的資訊,雖然羽柴秀吉的宅邸所在位置不高,但範圍很大,分為上段郭與下段郭兩段,是城內規模最大的武將宅邸,可見羽柴秀吉頗受織田信長的重視。
IMG_8633

IMG_8635

IMG_8636

安土城的百名城戳章就在售票亭的出口處,蓋好章,喝杯涼亭的奉茶,完成今天的第一座百名城。
IMG_8638

IMG_8640

IMG_8641

原來涼亭上也有許多獅子的石敢當像,這獅子的風格,不曉得與那時的南蠻貿易有沒有關聯?
IMG_8642

IMG_8643

IMG_8644

IMG_8645

接著,出發前往下一座百名城 - 觀音寺城~
PXL_20230405_033708269

PXL_20230405_033718296

經過安土城考古博物館與安土城天主信長之館,綠油油的稻田配上一排粉紅櫻花,開始期待明天騎單車經過海津大崎的花況了~
PXL_20230405_033838485

IMG_8646

PXL_20230405_034140285

PXL_20230405_034214850.MP

通往觀音寺城的登山口,在一處巷子的盡頭,巷子的盡頭有別人住家的大門,那邊無法停車,最近可停單車的地方,桑實寺會議所前這塊空地。
IMG_8651

IMG_8652

走到登山口,要開始爬階梯了,這其實也是桑實寺的參道。
IMG_8653

IMG_8654

地上人孔蓋的圖案是武士刀刀顎,據說織田信長在刀顎上設計了永樂通寶的字樣。永樂通寶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所鑄的年號錢,後來織田信長仿鑄,並用做自己的旗幟。
IMG_8655

IMG_8656

IMG_8657

觀音寺城所在的山,名為繖山,必須經過山腰兩間寺廟,東側的桑實寺與南側的觀音正寺。兩座寺廟都有道路能夠開車前往,桑實寺有一條山路,山路口近;觀音正寺有兩條山路,但山路口都很遠,不過山路都很陡,明天就要開始騎車環湖,不想浪費體力。

兩座寺廟都各一條登山參道,桑實寺的在繖山西麓,觀音正寺的在南麓,從日吉神社起登。看來看去,也沒什麼好選的,從現在這條路線上山相對最近。
IMG_8658

IMG_8659

IMG_8661

來到桑實寺的山門,門前寫著拜觀料,也就是入山料是成人300円,左看右看,別說售票處,連人影都沒有。再仔細一看,受付處在本堂前,那本堂應該不會太遠。
IMG_8662

人一跨進山門,突然發出叮咚的大聲聲響,應該是門上裝有紅外線感應器,通知寺方人員有人要進來參拜了,就算簡易地圖把山門與本堂之間的階梯畫的很長,心裡還是確信本堂就不遠了。
IMG_8663

IMG_8664

結果迎面而來的,還是長長的階梯。階梯繼續往上,石階上附著著不少青苔,但不太滑,一路都沒遇見人,不過參道整理得很好,兩旁的樹都不覺得雜亂,這種天氣走起來還算清爽。
IMG_8665

IMG_8667

相傳海拔433m的繖山是古代巨岩信仰與藥師如來信仰的結合,被認為是個能治癒眾生病苦的靈場,桑實寺是西國藥師四十九靈場第46番,觀音正寺是西國三十三所第32番,傳說中的創建年代都距今超過1300多年,歷史相當悠久。
IMG_8666

有屋簷從階梯上端浮了出來,該不會要到了吧,結果只是地藏堂。還好旁邊的紫紅色的杜鵑開得還不錯,賞賞花,繼續爬石階。
IMG_8668

IMG_8669

綿延不斷的階梯,好像沒有盡頭一樣!
IMG_8671

這段石階的左側,有一段整齊的石垣,石垣平台上,曾經存在一個為期3年的臨時幕府。

應仁之亂後,室町幕府第12代將軍足利義晴,因為無法平息京都的動亂,足利幕府的威權盡失,四處遷徙,在佐佐木定賴的庇護下,足利義晴於天文元年(1532年)在桑實寺設立臨時幕府,幕府奉行的文武官員也在寺中居住。
IMG_8672

路過寶泉坊,看起來維持得很不錯,不過沒人的樣子。
IMG_8673

回望,可以看到山下的農田了。
IMG_8674

參道中間出現扶手了,這下應該要到本堂了。
IMG_8675

IMG_8676

寺務所就在進入階梯上來的左手邊,付了拜觀料,寺方人員繼續看他的書,任我們到處走。

桑實寺屬於天台宗的寺院,山號繖山,相傳飛鳥時代的天智天皇在位時,甲斐一帶正爆發流行病,他的四女 - 阿閇皇女也染病,那時天智天皇的都位在近江大津宮,阿閇皇女臥病在床,夢見琵琶湖上發出琉璃光,於是天智天皇找來定惠僧人舉辦法會,藥師如來從琵琶湖中現身,將阿閇皇女的病治癒。

天智天皇相當感激,下令在此建立寺廟,供奉藥師如來,寺廟也一直受到朝廷的保護。寺廟於白鳳6年(677年)創建,開山始祖即為定惠,別名桑峰藥師。定惠在出家前的俗名是藤原真人,朝廷內大臣藤原鎌足的長子,曾隨遣唐使一同渡海赴唐,帶回桑樹,並在最先在日本教授養蠶的技術,這就是桑實寺名字的由來。元明天皇繼位後,也就是當年的阿閇皇女,曾來桑實寺行幸,參拜佛足石。
IMG_8678

天下布武後的織田信長,為了打通歧阜城與京都之間上洛的通道,開始對近江進行壓制,永祿11年(1568年)把從鐮倉時代以來延續14代共四百多年的六角氏勢力排除,將身在美濃的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迎來桑實寺,可見桑實寺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曾舉足輕重。

織田信長與桑實寺還有段故事,天正九年(1581年),織田信長前往琵琶湖中央的竹生島參拜,留守安土城的女房們,違反禁令到桑實寺參拜,激怒織田信長,將女房及擁護她們的高僧都殺了。
IMG_8680

桑實寺雖然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但建物隨著時間或天然災害或火災而一一倒下,寺院內現存建物只剩本堂、鎮守三社、經堂、鐘樓、寺務所、正壽院、千光院、寶泉坊。

本堂是室町時代前期的建物,桁行五間、入母屋造、檜皮葺,正面蔀戸為五間,側面兩間,仍保留著當時的獨特風格。
IMG_8681

鎮守三社,左到右分別是供俸須佐之男命、大黑天、奇稻田姬。
IMG_8682

經堂,又稱大師堂,為織田信長所建,明治末期被風災破壞,大正年間才重建,如今大門緊閉,因為裡面安放著定惠和尚像、釋迦如來像、聖德太子像、還收藏了大藏經418卷。
IMG_8683

經堂旁邊有個用木頭搭建的簡易門框,走過去也會發出叮咚的聲響,木門後又是石階梯,這裡就是觀音寺城的溺手口了。
IMG_8684

IMG_8685

才往上走一小段距離,石階梯馬上就變成較為雜亂的樣貌,雖然殘破了些,但不難走,只是仍不斷地爬坡。
IMG_8686

IMG_8688

IMG_8690

路邊倒著一支刻著八丁的石柱,以登山的經驗來看,一合目是山腳,十合目是山頂,那麼八丁就離觀音寺城不遠了。
IMG_8691

不知不覺來到階梯的末端,山徑轉為土路,左彎右繞,上下微微起伏。
IMG_8692

IMG_8693

這才想到,我們從一早吃了飯糰後,就再也沒有吃過其他東西,看看時間,已經下午1點多,不但沒有午餐,等等還要下山,還要騎單車回安土駅,只能加快腳步,愈快走完,就能愈快去覓食。
IMG_8695

IMG_8696

忽然間,斷垣殘壁的石垣出現在眼前,刻有十丁的石柱也出現了,也就是說,觀音寺城終於到了。
IMG_8698

IMG_8700

IMG_8702

除了地上插著一支刻著本城跡的木樁,以及觀音寺城跡的解說牌,就沒有其他標示了。解說牌上的文字斑駁,充滿歷史感,不過還能閱讀,而且漢字還比五十音多。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資訊了,要辨別這個被大自然收回的觀音寺城的城郭配置,非常困難。
IMG_8704

PXL_20230405_043744450

剛剛提到的佐佐木定賴,就是六角氏,近江國南部的守護大名,居城便是觀音寺城。

觀音寺城,與春日山城、月山富田城、小谷城、七尾城,一同列為日本五大山城。確切築城年代目前仍無法考證,依據以南北朝時代為舞台的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太平記》,一般認為在觀音寺成最初是北朝的六角氏賴為了躲避南朝北畠顯家軍隊追擊,設置用來迎戰的砦。

之後發生觀應擾亂,在觀應2年(1351年),足利尊氏方的佐佐木道譽、六角氏賴、六角直綱等人被足利直義擊敗,於是躲進佐佐木城,也就是觀音寺城,並在四周修建石垣。

應仁之亂後,觀音寺城發生多次戰鬥,城郭也因此進行多次的大規模改建,直到對上淺井長政的野良田合戰,進而引發家族內部分裂的觀音寺騷動,六角氏勢力大幅衰退。

最後在永祿11年(1568年),織田信長在足利義昭的支持下,前往上洛,途中與六角義賢及六角義治父子爆發觀音寺城之戰,六角氏在箕作城失陷,放棄觀音寺城,往甲賀逃亡。而觀音寺城無血開城。這場戰役之後,織田信長繼續往京都前進,並且命淺井長政駐兵箕作城與觀音寺城,一直到本能寺之變後,與安土城一起淪落廢城的命運。
IMG_8705

IMG_8706

IMG_8707

IMG_8710

感覺這塊腹地是石垣包圍的中心,也是最廣闊處,應該是以前的本丸吧。然而,中間有很多倒木,無法隨意地走,要拍那顆綻放的櫻花樹,好難。
IMG_8711

PXL_20230405_043527735

PXL_20230405_043721264

有還車時間限制,加上還沒吃午餐,簡單看看就原路折返,後來看Google Maps才發現,觀音寺城的曲輪要往南側走一些才看的到。

後來看資料發現有趣的地方,觀音寺城除了是本州最中央的城之外,在六角定賴成為第14代當主後,推行「城割」的政令,要求所有家臣毀掉自己的居城,全部集中到觀音寺城,這也是讓觀音寺城的規模曾經首屈一指的原因,從山頂到山腰有著密集的城郭,山腰階梯式的石垣一層層整齊排列,與山腳城下町的石寺樂市的屋敷緊密相連。

這樣的目的是以政治為重,彰顯權威,方便管理,使得觀音寺城缺乏防禦的城門與虎口,更別說內堀與外堀的屏障,最基本的籠城防禦都無法施展,如果城被攻破,能採取的戰術就是開城投降,在支城重整旗鼓,再重新將觀音寺城奪回。
IMG_8699

IMG_8713

再次回到桑實寺,叮咚聲又響起,這次不用去受付處付拜觀料,但要去受付處找寺方人員蓋百名城戳章。寺方人員看我從背包掏出集章冊,就主動拿出戳章,然後繼續看著他的書。
IMG_8714

IMG_8715

離去前,朝著本堂,雙手合十敬拜,感謝讓我們平安往返觀音寺城。
IMG_8716

IMG_8718

走下坡總是特別開心,有景可賞,心情也比較輕鬆。
IMG_8721

PXL_20230405_050034267

回到桑實寺山門,穿過又再響起叮咚聲,週遭太安靜了,擔心會吵到附近住家。
IMG_8723

IMG_8726

PXL_20230405_050327774

IMG_8728

騎回安土駅,把單車歸還後,實際花了3個多小時。離下一班車還有些時間,穿過地下引道,來南口的安土城郭資料館及力士の像拍拍照。
IMG_8734

IMG_8731

相撲活動早在織田信長的時代之前,就已經在日本各地各個階層間盛行。

到了戰國時代,除了神社舉辦的相撲神事祭典之外,一些大名則會舉辦相撲大會,像是織田信長、長宗我部元親、豐臣秀吉等,藉由活動發掘民間能人異士成為家臣,正所謂高手在民間,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IMG_8733

車站周遭看來沒什麼吃的,也沒有什麼和菓子類的,只好搭電車去下一站覓食。
IMG_8737

IMG_8736

IMG_8738

不用5分鐘車程,來到近江八幡駅,不過時間已經下午3點多,要趕一下纜車的時間,而且晚一點要吃近江牛,不可以浪費胃的空間,騎車途中買甜點吃就好。於是走出車站北口,車站旁就有單車租借站,車型沒什麼好選的,僅有兩種,淑女車與電動淑女車,借完車,往八幡山出發~

先來吉井商店買紅蒟蒻,再到和た与買竹皮羊羹,還買了些零人垂涎欲滴的紅豆糰子等糕點。結果發現,和た与也有賣吉井商店的紅蒟蒻,而且幾乎近江八幡每間商店都有吉井商店的紅蒟蒻 ~
PXL_20230405_062736475

IMG_8742

PXL_20230405_063147493

八幡山山麓有八幡堀環繞,堀內的水源來自琵琶湖,就停在明治橋上賞櫻吧~
PXL_20230405_063942014

IMG_8745

PXL_20230405_064003680

和舟從橋下露出頭,從櫻花枝下輕輕漂過,平靜的水面被劃開,紅粉花瓣隨著輕柔的波紋晃到河畔邊。

八幡堀可以搭船遊河,遊河的船隻有兩種,地點不同,發船時間也不同。比較近的是八幡堀めぐり,用的是馬達動力的和舟,從早上10點到下午4點整,每20分鐘一船;另一種在比較遠的水郷めぐり,人力擺渡的和舟,一天只有兩回,早上10點與下午3點。要是時間許可,會比較想去水郷めぐり,可惜我們擠不出多的時間。
IMG_8747

PXL_20230405_064209671

IMG_8748

不能迷戀於眼前的景色,趕緊來到八幡山口纜車站,不然下午4點半就是上山的末班車,5點就要打烊了。
IMG_8749

IMG_8750

纜車慢慢爬升,近江八幡市的街景也攤開在眼前。
IMG_8753

剛剛登上的安土山與繖山也出現了,還好八幡山有纜車,輕輕鬆鬆抵達八幡山城。
PXL_20230405_070314391

PXL_20230405_070522033

八幡山城,又稱近江八幡城,所在的山名為八幡山,又稱鶴翼山,海拔271.9m,是續100名城,有續100名城的戳章可以蓋,但我沒有集章冊可以蓋就是了。纜車快速的把我們從以前的城下町載上二之丸,山上的城郭配置有本丸、二之丸、西之丸、北之丸、出丸,順著步道逆時鐘走一圈約30分鐘。
IMG_8758

首先是在本丸的石垣旁,供奉著お願い地蔵尊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四周擺了許多尊觀世音菩薩。許多遊客擠在這裡,時間有限,繼續往前~
IMG_8759

IMG_8760

來到西之丸,居高臨下,視野直接展開,琵琶湖比安土城看得還清楚。

羽柴秀吉在賤岳之戰取得勝利,織田家的權力漸漸移轉到羽柴秀吉手中,為了要在近江國站穩地位,必須打造一座新的城,來取代安土城。於是,在織田信長的安土城被放火燒掉了天主與本丸的3年後,羽柴秀吉將近江八幡43萬石的領地授予給在紀州攻略及四國征伐立下功勳的羽柴秀次,並下令在更靠近琵琶湖的八幡山上築城。

八幡山城的前身,有人說是伊庭氏最先在此築城,而伊庭氏是六角氏的重臣。在八幡山城的東北側,有一座岩崎山,兩座都在同一個山塊上,那邊有一座北之庄城,非柴田勝家在福井的那座居城。這座北之庄城幾乎沒有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據說是六角氏的付城,也就是居城被敵人圍攻的時候,從側邊發動突襲的據點。
IMG_8762

PXL_20230405_071603890

旁邊的大哥坐了好久,不知道看著景在想些什麼,反正一定不會在想如何上洛~
我們也挑了張座椅,拿出剛剛買的糕點,鮮填一下肚子。
IMG_8769

PXL_20230405_071521343

往出丸移動,緩緩走下階梯後,眺望西南面守山的方向,翻過遠方的山,就進入京都了。
IMG_8765

IMG_8773

八幡山城是羽柴秀次的居城,其實這座城有更重要的使命,羽柴秀次的居館位在山的南麓。

羽柴秀次是羽柴秀吉的外甥,也就是羽柴秀吉同母異父的姐姐 - 智子(日秀尼)的長子,之後隨著秀吉被賜姓而改姓豐臣。然而,豐臣秀次命運多舛,先被豐臣秀吉送去給淺井長政的家臣宮部繼潤當養子,後來送去阿波國給三好康長當養子。

原本豐臣秀吉以為自己年事已高,不會再有子嗣,於是收了14歲的豐臣秀次充當養子。天正13年(1585年),18歲立下戰功奉命在八幡山築城,實際上,由豐臣秀吉親自作為普請的指揮,將部分安土城的建物、石垣、寺廟,甚至城下町,全都往八幡山城遷移,以取代安土城成為近江國的國城,確保豐臣政權對近江國在軍事與經濟上有絕對的支配權。
IMG_8774

PXL_20230405_072016175

天正18年(1590年)的小田原之戰後,豐臣秀吉近乎完成天下一統,近江的威脅都已解除,異己開始被豐臣秀吉調離地理上的權力核心,德川家康被迫轉封關東,織田信雄移封駿河國。但織田信雄拒絕,激怒豐臣秀吉,被剝奪大名與領地。

於是,尾張與伊勢被交給豐臣秀次,在八幡山城不到5年,便移居更具政治象徵意義的清洲城,由京極高次接替成為八幡山城的城主。
IMG_8778

北之丸,有顆八幡山的三等三角點,海拔271.7m。八幡山山勢雖然不高,出丸、西之丸、北之丸的展望卻都相當不錯,居高俯瞰,有個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陡峭,山坡無法有效利用。
IMG_8784

IMG_8779

北面有個奇異的愛心裝置,琵琶湖的展望則是被山體遮住了,山的後方有座沖島,聽說島上貓也不少,單車環湖第三天就去島上瞧瞧~
IMG_8782

東面是稍早爬的安土山與安土城,以及繖山與觀音寺城。 
IMG_8781

天正19年(1591年),豐臣秀吉的幼子鶴松夭折,豐臣秀次成了少數與豐臣秀吉有血緣關係,又被重用的人,之後也成了關白,繼任第二代家督。

沒想到的是,文祿2年(1593年),側室茶茶夫人為豐臣秀吉生下豐臣秀賴。很快的,豐臣秀吉對豐臣秀次轉為冷淡,最後,於文祿4年(1595年)以向朝廷獻金,意圖謀反的名義,下令豐臣秀次切腹,享年27歳。

豐臣秀次辭世前說下:「磯かげの松のあらしや友ちどり いきてなくねのすみにしの浦。」

豐臣秀次的妻小一族全都遭處決,父親流亡讃岐,母親剃度為尼。智子出家後名為日秀尼,想建寺為子孫祈求冥福的菩提寺,後陽成天皇聽聞這件事後,捐出一處位在京都嵯峨的村雲的寺院,賜予寺號瑞龍寺、菊紋、紫衣,寺領1000石,又稱村雲御所。昭和36年(1961年),瑞龍寺從京都遷移至八幡山的本丸,回到豐臣秀次自己的居城。

瑞龍寺是日蓮宗唯一的門跡寺院,門跡便指歷代住持皆由皇室後代擔任。瑞龍寺的山門,便是昔日八幡山城本丸的虎口。
IMG_8785

順著階梯下行,繞了一圈回到纜車站,旁邊有座六角造型的展望館,樓上是滿滿粉紅色的戀人聖地。
IMG_8789

IMG_8790

IMG_8791

豐臣秀次死後,八幡山城也跟著廢城,短短10年,不勝唏噓。

為了讓豐臣秀賴之後能順利繼承天下人的地位,豐臣秀吉用盡方式抹除豐臣秀次的存在,除了近江的八幡山城,也下令拆除曾是豐臣秀次居城的京都聚樂第。曾經取代安土城的八幡山城,則由京極高次的大津城取而代之。
IMG_8792

IMG_8793

有點倉卒的走完一圈,可惜天氣陰陰的,看了看天氣預報,接下來天氣轉差,單車環湖還會遇到下雨天,如果能都是大晴天就好了,事與願違。
IMG_8796

纜車站旁是日牟禮八幡宮,過去是近江商人的信仰中心,是滋賀縣最古老的神社之一,相傳可以追溯到2世紀,也就是成務天皇元年(131年),成務天皇下令祭祀當地的大嶋大神(大國主神)而創建。

由於時間有點晚了,外頭的遊覽車開走了,大多遊客也都散去,寺內更顯靜謐。
IMG_8797

IMG_8810

日牟禮八幡宮的主祭神是八幡神,日本的軍神,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皇室,所以擁有菊之御紋。八幡神則是應神天皇、神功皇后、比賣神,三座一體的合稱。比賣神又可以視為多紀理毘賣命、市寸島比賣命、多岐都比賣命的宗像三女神。只能說日本神話的名字與關係,都相當複雜。

拜殿
IMG_8808

本殿
IMG_8803

IMG_8805

能舞台
IMG_8806

IMG_8800

社內另有祭祀天滿宮的菅原道真,旁邊也有比例比較小的牛銅像可摸。境內還有許多其他神社,就不一一看了,畢竟肚子頗餓,近江牛在等著我們。
IMG_8804

IMG_8807

IMG_8802

白雲橋旁有八幡宮的木造明神鳥居,鳥居前方是白雲館,前身是八幡東小學,後來用作役場、郡役所、信用金庫等,現在是觀光案內所。
IMG_8818

從參道內看出去,鳥居與西洋風格建築搭在一起,相當的突兀。
IMG_8815

IMG_8816

最後,回到明治橋,從階梯走下河道旁的小徑,即使沒辦法搭和舟遊河,還是要來八幡堀走一遭,尤其是這沒什麼人的時段,看著紅粉配綠葉,也蠻美的。
PXL_20230405_075705842

PXL_20230405_080015700

PXL_20230405_080028379

自古以來,近江國人與物流往來流動十分頻繁的地方,俗話「近江を制するものは天下を制する」,是戰國大名放眼天下的戰略要地。雖然八幡山城被廢了,但因為豐臣秀次下令在山麓挖掘八幡堀,直接引入琵琶湖河水,讓船隻能直接駛入城下町,再加上豐臣秀次規定往來的船隻必須在八幡浦停靠,使得城下町快速發展,成了近江商人經濟往來和物資流通的要道,並且作為江戶商人的町一直延續到江戶時代,甚至到了現代,像是伊藤忠、丸紅、西武等集團,都是近江商人創始的企業。
IMG_8813

PXL_20230405_080134114

IMG_8819

IMG_8830

IMG_8835

附近還有很多保存良好的建物與景點,不過天色漸暗,無法一一探訪,就挑仲屋町通り直線騎回車站,有什麼景點就看什麼~
PXL_20230405_081525542

舊八幡郵便局與四周建物古色古香的商家都很吸引目光,重點還有貓咪的立牌!
PXL_20230405_081600969.MP

PXL_20230405_081709735

PXL_20230405_081745506

PXL_20230405_081749125

回到近江八幡駅,補拍一下車站,以及來時忘了拍的單車租借站。
PXL_20230405_083442616

IMG_8842

IMG_8843

IMG_8844

IMG_8846

最後的最後,走來車站附近的特選近江牛レストラン ティファニー,樓下是近江牛肉鋪,樓上是餐廳。餐點大致分成三種,鐵板燒、涮涮鍋、壽喜燒,因為明天的晚餐已經預約好壽喜燒,今天就吃鐵板燒,涮涮過就下次吧~
IMG_8848

PXL_20230405_085616349

PXL_20230405_085604633

用餐時,後面桌來了一對中年夫妻,一開口就知道也是台灣人,覺得莫名親切,尤其是疫情剛結束,又在一間團客不會來,又鄉下的餐廳。
PXL_20230405_090221126

PXL_20230405_091354988

菲力牛排上桌,盤子有溫過,內心就先加分。忘了是點一般或特選的近江牛,一定不會是最上級的等級,因為太貴了。
PXL_20230405_092746563

PXL_20230405_100257315

荷包能力不夠,無法靠美味的近江牛飽餐一頓,從近江八幡回到米原,把沒吃完的糕點,繼續解決掉。
PXL_20230405_102543146

PXL_20230405_131941805

話說,後來我們沒有打開吃紅蒟蒻,因為密封包裝內有泡著湯汁,打開湯汁會弄得到處都是,吃不完也沒有夾鏈袋可裝,結果這包紅蒟蒻就從第一天放到最後一天,最後跟著回到台灣。

2023.04

2 則留言 :

匿名 提到...

有放火嫌疑燒了安土城的織田信雄,就是津田信澄的次子。 這邊有錯誤吧? 信雄不是信澄的兒子

Laxic 提到...

謝謝提醒!這是我大大的筆誤!本來是想再寫一段信雄是信長次子的血緣關係,結果刪掉沒刪乾淨,還留了一個信澄在上面,感謝提醒及抓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