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湖單車周遊 D5:京都哲學之道.平安神宮.京都塔.二條城夜櫻.祇園

從彥根到京都,搭到了新快速列車,車程50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好沒有睡著。到了京都駅,有點衝擊,人潮之多,比這幾天看到的人加起來都還要多,畢竟車站本身也是了一個大景點。2006那年參加的旅行團,也是特別安排來京都駅搭手扶梯呢,手扶梯一路向下,那時脫隊跑去在2樓穿堂買的Mister Donut甜甜圈,現在仍還在,也算是一種特別的舊地重遊呢~
PXL_20230409_043747327

先到車站2樓的綜合觀光案內所買好一日Pass,午餐就到車站10樓的京都拉麵小路,物色中意哪一間拉麵。繞了一圈滿滿的人,先把沒有愛的富山黑拉麵、台灣也有的博多一幸舍、名古屋的台灣旦旦麵刪掉,剩下就選不用排隊的那間,那就是德島的ラーメン東大了。
PXL_20230409_035336353

其實東大也是排隊名店,只是通道的對面有排隊專區,還好有發現,差一點就大辣辣的走進店內。
PXL_20230409_040546490

加了秘制醬油醬汁的豬骨湯拉麵上桌,湯頭特別濃厚,配上甜鹹醬汁燉煮的五花肉,味道真不錯。檯面上的雞蛋自由取用,還可以打顆生蛋,讓湯頭更具風味。
PXL_20230409_041702049

PXL_20230409_040722701

不免俗的,與上回來的時候一樣,到樓頂的大空廣場看看展望,再一路搭乘手扶梯到京都駅1樓大廳。
PXL_20230409_043044462

PXL_20230409_043702131

PXL_20230409_043756156

「京都は歴史への門である」是這座車站的設計理念,隨著高度一路向下,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欣賞車站的結構型態,也準備讓我們這些旅人穿越千年古都的歷史之門。
PXL_20230409_043129121

PXL_20230409_044030327

京都駅從明治10年(1877年)開業,至今已是第4代的車站樣貌,在不破壞古都景觀的120m高度限制下,建築師原廣司在完成大阪地標之一的梅田藍天大廈之後,打造出總高60m的JR京都駅大樓,平成9年(1997年)竣工。不得不說,日本人在都市整體性的規劃與通盤考量,真是一級棒。

車站採用大量的玻璃帷幕,以挑高的空間創造出寬敞明亮的視覺效果,自然透光,無壓迫感,打破以往對車站站房的印象。
PXL_20230409_044102645

PXL_20230409_044125857

PXL_20230409_044350747

從車站結構望出去的京都塔,就像在看一幅畫作。即使多年後在來訪,依然對這車站的設計構思讚嘆不已。
PXL_20230409_044226603

PXL_20230409_044246239

在東橫INN京都二條城南寄放好背包後,散步去二條城,準備再蓋一顆百名城的戳章。才走到大手門前廣場的路口,還沒過馬路就看到排隊人龍,遊覽車一輛接一輛地放出一團又一團的遊客,這人潮實在太可怕了,反正晚上還會再來,明天白天再好好逛也行,先來去哲學之道。
IMG_9531

哲學之道,北自銀閣寺的銀閣寺橋,南至熊野若王子神社的若王子橋,約1.5km,這回就搭公車到錦林車庫前下車,從一半開始走就好。

今年天氣暖的早,櫻花也開得早,剩下幾株晚開的,即便如此,依舊遊客如織。
IMG_9532

IMG_9535

IMG_9536

IMG_9538

哲學之道這個名稱,起源自明治期間,附近許多文人雅士入住,京都大學的西田幾多郎及田邊元等等哲學家,喜歡在這散步,來回沉思。 

沿著水道,沐浴陽光,喧囂被隔離在外,腳步不自覺的就放慢了下來,想著自己子在這條路上,會如哲學之道的名稱一樣,忽然開竅,頓悟出個什麼道理般。
IMG_9539

IMG_9540

IMG_9542

這條水道比哲學之道還長,是琵琶湖疏水的分線,主要是因為京都在江戶末期的禁門之變中,燒毀大半,於是決定將琵琶湖湖水引至京都。明治23年(1890年),琵琶湖第1疏水完成,最初水道旁僅開闢了管理用的草皮道路,沒想到愈來愈多民眾通行,漸漸演變成今日的樣貌。
IMG_9543

IMG_9544_1

虎斑貓也來哲學之道散步,不時側翻曬曬肚皮~
IMG_9545

IMG_9546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就馬上正坐,等待放飯,原來是有愛心人士定時前來餵食~
IMG_9549

來到南端的若王子橋,這段路上沒有悟出大道理,倒是想到以前的糗事。

那年旅行團從名古屋移動到京都,晚上先是逛了京都駅,隔天就來到哲學之道。那時遊覽車停在彌勒橋旁的停車場,導遊讓大家自行順著水道走(跟彥根城一樣,又是放大家自由活動,真好混),約定時間回到遊覽車上。

幾乎大家都選擇往南走去比較遠的若王子橋,當我走到並折返回彌勒橋後,看了手錶,發現還有時間,便往北走去銀閣寺橋,還在銀閣寺參道上買了支醬油糰子,再回到彌勒橋,發現大家都在找我,原來是我看錯時間....整整耽擱了半小時,真是不好意思!
IMG_9554

IMG_9555

從哲學之道走了出來,便從冷泉通一路走向平安神宮,反正來到京都的步調,一整個就是慢。
IMG_9556

平安神宮,清一色紅柱綠瓦的宮殿建築,相當醒目,踏入神宮境內,馬上被那莊嚴肅穆的氛圍感染,就連腳下踩的小碎石,每一步都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響。
IMG_9581

平安神宮復原後的建築比例只有當年的八分之五,很難想像古時平安京的規模。穿過應天門後,一道龍尾壇將偌大的廣場劃為兩個部分,廣場另一端是作為外拜殿的大極殿。據說古代能穿過龍尾壇接近到大極殿的上位者,是少之又少。
IMG_9564

IMG_9571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都城是大和王朝起源的飛鳥京,之後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像是戰爭的需要、風水的考量、天皇想搬家、蓋到一半不喜歡了,就這樣遷都了。飛鳥京之後是難波京、大津京、藤原京、平城京、恭仁京、紫香樂京、長岡京,最後是平安京。

還有一個福原京,發生在平安京的時期,是自恃甚高的平清盛,在天皇與平氏一族反對下,強行遷都到現今的神戶市,準備建立平氏政權的福原幕府。只是平清盛在同一年就又回到平安京,以便對源氏進行壓制。最後,在源平合戰中,源義仲大破平氏,下令焚毀整個福原京,福原京從此消失在歷史當中。
IMG_9566

IMG_9569

延曆12年(793年),桓武天皇遷都到長岡京的第8年,建議從平城京遷都的大臣藤原種繼受到重用後被暗殺,暗殺的主謀之一的早良親王,在被流放前一天突然死去,再加上伊勢神宮發生大火,饑荒、疾病、暴雨河流氾濫、太子患病、皇后死去,彷彿一切厄運在作祟,在和氣清麻呂的提議下,秘密尋找遷都地點一年後,選定山背國的愛宕與葛野兩郡之間,開始興建新都城。

延曆13年(794年),充滿恐怖詛咒色彩的長岡京在10年後被遺棄,遷都到這個模仿中國唐代洛陽城及長安城的都城,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
IMG_9574

IMG_9572

IMG_9573

IMG_9576

最後一個都城,平安京,雖然平安時代只到元暦2年/文治元年(1185年),源氏武家抬頭,開始進入鐮倉幕府時代,接著是室町幕府、江戶幕府,而都城的角色倒是一直持續到明治2年(1869年),也就是皇室在京都直到1869年才遷至東京。

明治28年(1895年),平安京遷都迎來1100年,在京都舉辦的內國勸業博覽會中的最大亮點,就是把平安京內的大內裡給復原了,大內裡是天皇的居城,也稱為平安宮,也就是現在的平安神宮。
IMG_9567

IMG_9578

IMG_9579

平安神宮、熱田神宮、伊勢神宮,三者並列為日本三大神宮。三大神宮已走訪兩座,這趟又去了多賀神社,看來之後勢必要安排去個伊勢神宮了。

平安神宮的主祭神是決定遷都至此的桓武天皇。在昭和15年(1940年),從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即位開始起算的皇紀2600年,主祭神加上了孝明天皇,是第121代且最後一位在平安京的天皇。

如今可以走近太極殿,當當那個古代少之又少的人,但是不能拍照,簡單膜拜後,買了在神宮內兜售的聖護院生八橋,紅の雲是季節限定的櫻花口味。
IMG_9577

神宮道上的大鳥居是在昭和4年(1929年)建造,高度24m,當時是日本第一大的鳥居,現在算是日本最大鳥居之一,後來被新潟縣彌彥神社的30m大鳥居超車。
IMG_9559

IMG_9563

換搭公車回到京都駅,既然這座城市有塔,就要登上去瞧一瞧~
IMG_9582

京都塔,全名是Nidec京都塔,是京都市內最高的建築物,塔高131m,基座的京都塔大樓高31m,外形像燈塔的塔身高100m,看上去倒是有點像插在小蛋糕上的蠟燭~
PXL_20230409_044540605

PXL_20230409_080132654

先搭電梯到11樓,塔的基底,掏出900円買票,換搭另一台電梯到上方的展望室。
IMG_9641

IMG_9642

IMG_9585

電梯內金光閃閃,是京都著名的景點壁貼。
IMG_9586

上方的環狀展望室分為上下兩層,不論哪一層都很多人,畢竟天氣好,就連山巒都沒有低雲遮擋,整個京都盆地一覽無遺。
IMG_9627

IMG_9634

IMG_9606

正值太陽西斜時刻,西面展望的亮度被拉高,一輛JR東海的新幹線正要駛入京都駅。
IMG_9589

西北面展望,前方是西本願寺,遠方是山頂有著愛宕神社的爱宕山。
IMG_9592

西南面展望,下方就是京都駅,聽說從這角度把視線一直往遠方延伸過去,可以看到大阪。但遠方太糊,瞇眼瞇到極限,還是沒瞧見。
IMG_9597

東南面也是山巒連綿,有伏見稻荷大社所在的稻荷山。
IMG_9598

剛才進站的新幹線,要繼續往東京方向飛馳了。
IMG_9602

東面是音羽山,還有相當出名的清水寺。
IMG_9608

東北面是大文字山、比叡山,山的另一邊有近江神宮與琵琶湖。比叡山前方的一個小紅點,是平安神宮的大鳥居,很不容易發現,Celia在旁指引了很久才發現。
IMG_9613

北面展望,下方是東本願寺,堀川通り左右兩處大片的綠地,就是二條城與京都御苑,就算在市內最高的京都塔上,很多古蹟仍是輕易的被樓房藏了起來。
IMG_9612

IMG_9618

斜陽快到山邊了,色調轉為橘紅,沒那麼亮了,趕緊再來西南面瞧瞧。
IMG_9622

往大阪的方向,遠方隱隱約約出現許多一支一支的剪影,但也就這樣子了。
IMG_9626

廁所的通道上,有京都塔吉祥物 - 塔娃娃(たわわちゃん)出遊的照片,有欣賞冠了雪的富士山,還有造訪東京駅,挺有趣的。
PXL_20230409_082245656

PXL_20230409_082249462

補一張用望遠鏡拍到的清水寺,畫面下方密密麻麻的墓園石碑。

那裡稱為鳥辺野,在古代是做亂葬崗,與北邊的蓮台野,嵐山的化野念佛寺,是京都三大風葬場所,也就是棄屍之地。過去跨過 鴨川河原就是斬首刑場,屍體從高聳的清水寺舞台丟下,下方積屍如山,這樣的畫面與今日遊客絡繹不絕的景象,很難聯想在一起。
PXL_20230409_082401110

在京都塔上俯瞰京都市區,點著那些景點古蹟,有如尋寶一般還挺有趣的!

下層展望室與上層差不多,但空間小了一些,就直接下樓吧。
IMG_9633

IMG_9635

IMG_9636

IMG_9639

回到售票處的空間,買了個塔娃娃吉祥物小玩偶回去做紀念。
IMG_9643

IMG_9645

IMG_9646

很不巧,京都塔下面商場的地下街在整修,只好到京都駅下面的美食街去覓食晚餐。選了很久,又不想排隊,於是來光顧ハゲ天吃炸天婦羅。

一開始只來了炸蝦與炸海苔,有點愣住,以為送錯了,原來定食的天婦羅是邊炸邊上,這樣也不錯,不會擺太久而出油,第一次體驗,蠻貼心的。
PXL_20230409_094016065

PXL_20230409_094654348

恰好這段期間,京都有兩處地點與NAKED光影投射藝術團隊合作,推出夜間光雕展,一處在京都塔,一處在二條城。看到資訊,二話不說就選了二條城,欣賞「NAKED FLOWERS 2023 櫻 世界遺産・二條城」的演出。
PXL_20230409_103002730

IMG_9648

二條城的開放時間只有到下午5點,難得可以晚上7點半後夜遊二條城。不過進到城內的動線是固定的,二之丸御殿與庭園、本丸御殿與庭園,都不開放。

第一站來到二之丸御殿的唐門,原本就裝飾的金碧輝煌的唐破風四腳門,投上了櫻花的粉麗光影,華麗眩目,令人讚嘆。
PXL_20230409_103242696

PXL_20230409_103534201

PXL_20230409_103543205

櫻花瓣在二之丸的外牆上飛舞著~
IMG_9664

櫻之園中的山櫻、吉野櫻、枝垂櫻,當然還有已經冒出來的綠葉,打上了不同的燈光,更加豔麗。
PXL_20230409_104138350

PXL_20230409_104606157

PXL_20230409_104253020

茶道的一期一會,夜櫻的一櫻一會,假如此景此物一輩子只有這一次的相遇,以後不再,是要痴迷,還是進歡。
PXL_20230409_104432551

PXL_20230409_104009569

PXL_20230409_104031389

PXL_20230409_104047967

PXL_20230409_104821182

桃山門與鳴子門之間,是二之丸與本丸的連通道,本丸的石垣與內堀成了投影的舞台。
PXL_20230409_104055513

繽紛燦爛的蒲公英倒映在水面上,風中帶著微微的香味,後來才知道,NAKED還有與@aroma合作,以淡雅的香氛,讓這春天的夜晚更加如夢似幻。
PXL_20230409_105515225

PXL_20230409_105521588

PXL_20230409_105647847

PXL_20230409_105856571

和洋融合的清流園與香雲庭,不同顏色的燈光,讓景象層次更立體。
PXL_20230409_110100011

PXL_20230409_110152266

最後,走向點賞光的櫻花林道,一抹優雅淡香,為這夜晚留下無厭美好的幻想。
PXL_20230409_110537626

PXL_20230409_110542302

即便這株櫻花樹已經滿深綠葉,仍是展現出最美的一面,如何感受就端看個人,這也是一櫻一會的概念。
PXL_20230409_110816312

離開二條城之前,出口處前有互動投影的牆面,可以拍照留念。也有一些攤販,紀念品區也還沒打烊,無意間撞見百名城戳章,剛好集章冊有帶出來,二條城戳章就收下啦~
IMG_9724

最後的最後,腳底板已經酸得不得了,還是來加碼祇園的夜景。來到經典的西樓門,經典的警店,人潮果然還是不少。
PXL_20230409_121706237

PXL_20230409_121822773

當年旅遊團在祇園旁的相撲茶屋いころ吃完相撲鍋晚餐,導遊又讓我們自由探索,所以對掛滿燈籠的舞殿印象深刻。只是那時的枝垂櫻開得很漂亮,今年太暖,花苞已經開完了。
PXL_20230409_122026867

PXL_20230409_122044301

PXL_20230409_122348448

回到東橫INN,品嚐季節限定的生八橋,趕快吃完,畢竟生八橋的味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像是Celia就是一個都不肯吃,只好我自己一個人獨享囉~
PXL_20230409_135609134

2023.04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