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7跨年夜.阿里山森林鐵道眠月線

從阿里山走到溪頭的阿溪縱走,在救國團的年代就是一條經典路線,有森林鐵道車站、巨木、杉木林道,但因為颱風及地震的摧殘,路線崩塌,尤其是從阿里山眠月線進入第一個明隧道的崩塌,大大增加了這條路線的困難性。
除了崩塌的明隧道外,遲遲無法成行的原因,一直卡在兩地接駁的交通上。索性,將縱走改為折返走,走到石猴就折返,於是乎,這條朝思暮想的路線,終於成行囉。
無標題

即使在竹崎農會附設度假中心睡一晚,一早驅車直奔阿里山園區,還是避不開人潮,園區內的停車場早已停滿,大家都是來搶看跨年後的第一道曙光。而我們則是身處山中林間,不但沒有跨年倒數,也見不著日出,不過能夠踏上想了好多年的眠月線,既興奮又期待。
無標題

阿里山的伐木史與森林鐵道的發展,已經在上回大塔山過夜的文章中寫了一番(阿里山森林鐵路 - 日落大塔山),我們要走的塔山線,就是昔日的眠月線。踏上鐵道路後,便與遊客分道而馳,林間只剩下踢著道碴、喀拉喀拉作響的腳步聲。
無標題

無標題

十字分道車站是塔山線與祝山線的分歧站,將看完日出的遊客載送下來後,祝山線就又歸於寧靜,不再有火車通過。我們沿著上回前往大塔山的路,繼續漫步林間。
無標題

無標題

走到伐木時期的十字分道車站,偌大的平台及鐵道分歧路,這回不往塔山裏線走了,要越過柵欄,往眠月前進。
無標題

塔山線里程石碑爬滿青苔與綠藤,落葉、松針撲滿地,踩起來鬆鬆軟軟。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與大塔山打聲招呼,我又來了,這次要從您身邊輕輕走過。
無標題

不知道是否有在整理,還是園區有意將眠月線扶正,比人高的芒草退避於鐵道兩側,毫無進犯。
無標題

無標題

第一座明隧道就在眼前,也就是第一道險關。很明顯,從隧道上方的傾瀉而下的土石,已經壓毀隧道混泥土,大量鋼筋扭曲外露,隧道結構被破壞。
無標題

無標題

過往不多的紀錄中,要通過這處崩塌地,不是攀至上方通過崩壁,就是往下找立足點,再爬回隧道。不論那一種都有極高的風險。為了這段缺口,大D扣環成了我們強制攜帶裝備,另外帶上20米的普魯士繩作確保,過得去就過,過不去就撤退。
無標題

無標題

走到崩塌出,看了眼前崩塌的模樣,愣了一會,不是因為地形太過危險無法通過,而是出現了能夠輕易通過的鐵橋、路徑與護欄,完完全全出乎意料之外。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輕輕鬆鬆通過難關,心裡還有點難以置信的悸動,腳步倒是輕快許多,加上頭頂上的藍天白雲,天氣好,心情也愉悅,回望玉山群峰,北主峰恰好被雲朵遮了起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通過第二明隧道後,還有一項未知的狀況等著我們,那就是進到塔山車站前的漆黑長隧道。隧道的中段有處崩塌,紀錄中記載,仍是有一個人的空間翻越崩塌堆積的石砂。只是如今崩塌狀況是否加劇,是否能通過,唯有走進隧道一探究竟。
無標題

無標題

好加在,空間仍足夠背著背包通過,腳下的石塊也還穩固,快速翻越石堆。
無標題

出隧道就是塔山車站,木製的月台看上去相當新,不像經歷風霜摧殘的模樣。月台包覆在針闊葉混和的樹林中,常綠的闊葉林、略帶枯黃的針葉林,交織出獨特韻味,小小的平台猶如一個小天地,怡然自得。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塔山車站是通往眠月森林的大門,我們沿著眠月線鐵道一步步走進這座靜謐的國度,她沒有消失,只是沉睡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這個國度相當寧靜,沒有農鳴鳥叫,只有蓊鬱的草木,每穿過一個隧道,樹林又更加濃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高架的鐵道,心情有點興奮,又帶點緊張,不知年久的木板會否破裂,不知下一步是否濕滑,緩行推進。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鐵道沿著山壁前行,遇到山丘就鑿開,遇到深壑就架橋,遇到山壁就挖穿,很難以想像在那伐木年代要動員多少人力,而這狹小的腹地上,又是如何進行工程。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突如其來的一片較寬的平地,是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藏身在隱密的山林中。此時不是一葉蘭的季節,無緣一見其嬌羞的樣貌,只剩下立牌靜靜矗立著。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這一路上許多隧道及高架鐵道,卻一點也不覺得無趣。隧道的外觀、洞身樣貌各有千秋;高架樑柱從草叢中拔地而起,與樹梢同高,彷彿漫步空中。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只是高架鐵道的狀況愈來愈不好,也不到無法通過的地步,只是在濃密的林葉下,加上中海拔的雲霧溼氣,木板愈來愈殘破,鐵軌與枕木間的青苔愈來愈多,有時如履薄冰踏在木板上,有時如螃蟹般在鐵軌上橫移,然後小心翼翼重複切換。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沒有緊迫的時間壓力,另一支小隊早已衝去搶紮營地,還剩屋頂的石猴車站就讓給他們吧,後面也沒有其他隊伍,就剩悠然自得的我們,包覆在蒼鬱林木的綠色世界中。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突然想起了旅遊書中的一個場景,在烏克蘭西北方的克雷凡(Klevan)有一座愛情隧道(Tunnel of Love),原本是運送工廠原料的火車鐵道,在工廠歇業後廢棄荒野。多年後,植物生長包覆環繞,形成了一座的天然隧道。阿里山的眠月線,雖然稍有不同,但美麗的程度,絕對過之而無不及。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行經眠月工作站,兩間廢棄的水泥磚房,前有雜亂的芒草遮蔽。來到此,石猴車站也就不遠了,明天回程再來探一探。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鐵軌上出現些許滿是青苔的落石,路旁出現石猴遊憩區的告示牌,終於來到曾經風光一時的石猴風景區。當年遊客趨之若鶩,搭著小火車來到此,一睹石猴的風采。然而,今非昔比,卻多了一份幽靜之感。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觀景台與鐵道已被土石掩蓋大半,土石上爬滿綠意,崩塌的年代已久,今天我們就在觀景台前的小腹地紮營。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不論哪個時代,阿里山一直穩坐台灣八景之一,除了日出、雲海,最為人嚮往的就是阿里山神木。第一代神木雖然不是阿里山林區內排名最前面的神木,卻是重要的象徵,也是園內最大賣點。第一代神木在民國45年(1956年)6月遭到雷擊後就枯萎,撐了多年,在民國86年(1997年)的連日大雨中斷裂,傾倒於鐵道,之後便以人工的方式放倒,就地橫放不運出山區。
無標題

無標題

為了再次吸引人潮,林務局活化了眠月線,從運材專用線改為觀光專用,石猴車站旁有如猴子的巨石,取而代之成為新地標。好景不常,民國88年(1999年)發生重創台灣的921大地震,石猴的頭滾落碎裂,木製的石猴車站、月台,也在歲月中零落,漸漸消失在眾人記憶中。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明治39年(1906年),大阪合名會社藤田組的河合鈰太郎博士在石鼓盤溪調查後續鐵道路線,夜宿林間,午夜夢迴見著四周參天古木,樹影在明月下映照大地,靜臥在月光及樹影之間,對此與世隔絕的美景感懷不已。結束調查後,河合博士於大正8年(1919年)從日本再度來到阿里山,回到當年夜宿的地點。他見著被砍下的巨木接連被火車運出,感嘆的寫下:「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並以當年的情景將此地命名為眠月。如今,事過境遷,人去樓空,眠月又再次沉睡了。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離再往石猴車站後方走一段,鐵道在山谷陰影間扭曲變形,感覺就像細枝般一折就斷,原本好走的路徑也變得柔腸寸斷。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信步走上一旁的綠階梯,好奇會通往何處。階梯的步距相當小,一步兩階又吃力了些,而盡頭除了低矮的樹叢,空無一物。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撥開枝葉,巨石塊的邊緣,露出了阿里山雲海及夕照的景致。或許這裡曾經是觀景步道,如今都已回歸自然。
無標題

無標題

再往前探,是已不明顯的路徑,緩緩走回樹林之內,接回今日紮營地旁。帳篷下方的坡地,也有幾處平坦地,看似之字步道,也有不明建物。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遊憩區的立牌上石猴景象的插畫,比照眼前巨大的石塊,腦海中卻浮出大江東去,浪掏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詩句。夕陽餘暉下,不勝唏噓。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原本山中萬籟俱寂的夜晚,被我們的到來打擾。於觀景台圍繞著爐頭席地而坐,分享著一道道餐食,聊著過往山中的趣事,跨年夜沒有煙火也很歡樂。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早晨的氣溫有些低,太陽還沒照射到的陰影處,還是帶有寒意。走入昔日的工作站,內部難免斑駁殘破,但狀況比想像中好許多。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雖說原路來回,回程的路線一樣不變,但上午背陽的光與影,森林又是另一番樣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昨日走了多少座的高架鐵道,今日就要再走多少座,不同的是,鐵道的狀況是愈來愈好。然而,每走一座,就離人間愈來愈近,心裡有點不捨。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IMG_7091_stitch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在塔山車站稍待了片刻,像是在等待轉車般,離開了眠月森林,換乘前往現實人世的國度。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穿過漆黑隧道,翻越崩塌石堆,眠月,再會。
無標題

無標題

IMG_7149_stitch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IMG_7192_stitch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大江東去的詩詞末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或許我們在這年年末,走入河合博士午夜夢迴中所遇到的夢境,夢境中一樣的蓊蓊鬱鬱。

2016.12-2017.01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