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崗.基隆槓子寮山.槓子寮砲台.八斗子夜市

今天中午來到東北角的馬崗,這裡是以前跟著三重維京潛水協會學潛水的小漁村,為期兩個週的OW課程,都只待在漁村西側的潮間帶與九孔池,從沒踏入漁村一步過。後來才知這裡有美味的小鮑魚,拖了許久,這回終於能前來,即使地上濕濕的,才剛下完一場雨,感覺隨時又要下雨的爛天氣,還是不減吃吃喝喝的興致。
PXL_20230218_042131903

學潛水時的貨櫃屋都還在,那時曾有一晚在此過夜,晚上露天睡著行軍床,雖然有掛著蚊帳,但行軍床不寬,手臂大腿靠在蚊帳上,隔天睡醒還是被叮了好多個包,癢的要命。不在這過夜,下課都回家的話,就要面對塞車,福隆塞、龍洞塞、大華交流道也塞、汐止再塞,這就是知道馬崗的小鮑魚後,週末卻一直遲遲沒有來的原因。
PXL_20230218_042109700

PXL_20230218_041934738

挑了這間石頭屋咖啡美食,感覺評價還不錯,就進去嚐嚐。
PXL_20230218_042427696

PXL_20230218_044016567

等待餐點的同時,橘貓靜悄悄的在餐桌間穿梭,走道後面的民家中。
PXL_20230218_045359755

小鮑魚最先上桌,Q彈、鮮甜、有嚼勁。
PXL_20230218_043850938

小鮑魚的名字是九孔鮑,日本種鮑魚與台灣九孔配種後,誕生出的新品種。東北角一帶曾是九孔的養殖聖地,只是氣候變化,讓九孔幼苗無法生存,這也是後來我們有九孔池可以練習潛水的原因。近年來,九孔鮑的誕生,讓九孔養殖業再度復甦。

再來是酸酸甜甜的石花凍冷麵,很開胃。
PXL_20230218_044319942

冷的結束就來碗熱的,這裡唯一有熱湯的,就是海鮮米粉,上面的小卷也是彈牙美味。
PXL_20230218_045219215

石花凍冷麵太開胃了,又加點了珊瑚草香腸堡,也是三兩下就完食。
PXL_20230218_051736027

接著,來到漁港上方的馬崗哨所,位在洋寮鼻或馬崗鼻的海岬上,東側是馬崗,西側是卯澳。哨所為兩層樓的建物,是海巡的據點,現在一樓改為咖啡廳,二樓繼續維持海巡任務。
PXL_20230218_053622462

一樓咖啡是愛貓人士Julie開的咖啡店,店名延續在猴硐第一間咖啡店的猴硐Empress Gallery (Catwalk 219),命名為馬崗哨所Empress Gallery。
PXL_20230218_055746707

PXL_20230218_060435975

PXL_20230218_055323578

PXL_20230218_054233053

在店外露台眺望馬崗及潮間帶的海蝕平台,可惜飄著微微細雨,露台的桌椅都收了起來,晴朗天時的景致一定很不賴。
PXL_20230218_054252475

PXL_20230218_054225866

本來吃完甜點就要收工回家了,畢竟東北角都陰天,Celia說這樣太墮落了,查了基隆的天氣,不但無雨,還有藍天,只好一路開到海洋大學。下午3點半,校內停好車,加碼基隆小百岳的槓子寮山。

從海洋大學校內上山的路統稱為龍崗步道,其中又分成三條,一條位在第一餐廳便利商店左邊,稱為北邊山區步道;另外兩條從便利商店右邊,經過男一宿舍,再分為北溪谷步道與南溪谷步道。
IMG_7871

我們就從石階梯的北邊山區步道起登,爬升直接乾脆。
IMG_7873

中途的手繪地圖,乍看之下有點混淆,還拿出手機比對一下離線地圖。北邊山區步道第一個岔路口與第二個岔路口是與北溪谷步道的橫向聯絡道,第三個岔路口就與北溪谷步道匯合,但從第一個岔路口之後,北邊山區步道就變成東邊山區步道。改名的用意不明,沿著東邊山區步道續行,到了第四個岔路口,就匯入南溪谷步道(後段改名為南邊山區步道),然後爬上稜線。
IMG_7875

東邊山區步道偶有展望,基隆嶼、和平島的社寮橋、和平島天顯宮,還有正濱港內的起重機,西岸碼頭與東岸碼頭都還看不到。
IMG_7876

遠方還有野柳海岬,以及北海岸跳石一帶的海岸線。
IMG_7877

IMG_7879

第四個岔路口,接上南邊山區步道,最後一段階梯
IMG_7880

IMG_7881

起登後約莫半小時,爬上稜線處是一塊小平台,平台上正在興建公廁,平台旁邊便是槓子寮產業道路,北面是我們上來的步道,往南有慈善寺,也有步道下去教忠街一帶;往西可接立德路,往東前往槓子寮砲台。
IMG_7882

IMG_7883

IMG_7884

IMG_7939

IMG_7940_1

往東走一小段路,便禁止車輛通行,再往內,即是槓子寮砲台。
IMG_7885

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砲台的兵舍區,細分成將校、士官、一班兵舍,再來是庫房區,儲放彈藥之處,皆是各自獨立的區域,隱藏在山背之後。
IMG_7887

IMG_7888

百餘年後,斷垣殘壁屋內長出蒼綠老樹。土堤上有些山洞,往內探了幾步,發現通道已經封死,有些鬆了口氣,不必再往更深處探,畢竟潮濕嚴重,陰森森的感覺。
IMG_7889

IMG_7892

IMG_7932

IMG_7894

再往前走,進入砲盤區,先前的解說牌上面說,槓子寮山的炮台是在日治時期,日軍為了因應日俄戰爭的整備需求,在清代砲台基礎上改修而成。這短短一句話,卻有好幾處怪怪的地方。

首先,清領時期中法戰爭期間,法國遠東艦隊在台灣北部與澎湖之間的戰爭稱為台澎之役,又稱西仔反,又可細分成基隆戰役、淡水戰役、月眉山戰役、澎湖戰役。其中,基隆戰役最先爆發,法國遠東艦隊強行扣關基隆港,當時鎮守基隆的要塞有仙洞鼻砲台、仙洞砲台、中央砲台、獅球嶺砲台、大沙灣砲台、二沙灣砲台、三沙灣砲台,以及鷹巢堡壘、竹堡,並沒有槓子寮,所以說是在清代跑台基礎上打造槓子寮砲台,有些奇怪。
IMG_7895

IMG_7896

同樣隱藏在山背的28釐米榴彈砲,共3座。
IMG_7897

第3座的圓形砲座下凹處,已經長滿草,挺可愛的。
IMG_7898

IMG_7901

IMG_7903_1

再往東,是新豐街一帶比較新開的社區,中途會經過牛稠嶺砲台,這就下回吧,先往回,往稜線上走。
IMG_7904

稜線相當開闊,大概是需要從庫房運送彈藥上來的因素,又寬又平坦,視野也相當不錯。
IMG_7906

IMG_7910

IMG_7911

IMG_7912

八斗子漁港、深澳、瑞濱,甚至到鼻頭角,都盡收眼底。
IMG_7913

IMG_7915

繼續往上,前方是一塊面積不小的開闊地,與之前爬過基隆的山是完全迥異的樣貌,或許此處是9釐米速射加農砲的設置地。

再來說一下前面解說牌怪怪之處,日本接收台灣後,隨即著手調查基隆各現有砲台,並在明治32年(1899年)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計畫要領書,要領書中針對基隆港的通行無虞,確保日本與台灣之間的聯絡通暢通。

因此於明治34年(1901年)3月開始建造槓子寮砲台,於明治37年(1904年)10月完成,用於監控基隆東北側海域。明治37年(1904年)12月在槓子寮東側興建牛稠嶺砲台,於明治38年(1905年)5月,以監控八斗子、社寮島。然而,俄羅斯帝國毀約未撤離中國東三省始於1903年,同年日俄談判破裂,進而引爆1904年2月的日俄戰爭。因此,說槓子寮砲台是為了因應日俄戰爭的整備需求而建,是一種推論謬誤,導因為果了。
IMG_7916

IMG_7918

IMG_7921

基隆及澎湖島防禦計畫要領書中,將基隆成為一座要塞城市,砲台建築工事始於明治33年(1900年)的木山堡壘,只是日俄戰爭爆發後,戰爭緊急動員,多是砲台尚未完工,為了應付戰備需求,添設社寮島及白米甕兩座臨時砲台因應。整個日治時期在基隆建造的堡壘砲台共計10座,依序為木山堡壘、白米甕堡壘、萬人頭砲台、社寮島砲台、槓子寮堡壘、大武崙堡壘、深澳堡壘、公山尾砲台、八尺門砲台、牛稠嶺砲台。

日俄戰爭也是台灣史上第一次戒嚴,當時截獲俄羅斯帝國將侵略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的情報,於是明治38年(1905年)4月,發布台灣沿海及澎湖戒嚴,5月下令全島戒嚴。之後,台灣通信士發現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艦隊的蹤跡,由東鄉平八郎作為司令、秋山真之為作戰參謀的聯合艦隊於對馬海峽海戰中擊潰。

大勢已去的俄羅斯帝國與日本展開談判,7月藉勢佔領樺太島(庫頁島),台灣也在此時解除戒嚴,並在苗栗虎頭山上設置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慶祝戰爭勝利。

我們來到地勢最高的觀測所,觀測所建築主體已經沒了,只剩地凹處。我們在這周遭苦尋好久,明明就來到高點,就是找不到三角點,後來才知道找錯地方。
IMG_7925

碧砂漁港與八斗子漁港
IMG_7926

有點懶得循原路回去,隨便挑了一條往下的路徑,走下很陡的階梯,居然莫名其妙就接回庫房區了,太有趣了。
IMG_7929

IMG_7934

IMG_7935

往回走,才發現剛剛兵舍區沒注意到的軍馬廄舍。
IMG_7938

二戰結束後,槓子寮砲台由國軍接收,一度有進行陣地增修的工事,後來閒置荒廢,現在則成了國定古蹟。

逛完槓子寮砲台,遍尋不著三角點,只好打開離線地圖查詢,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山頂在另外一邊。於是退回龍崗步道爬上來的平台後,順著槓子寮產業道路,往西探尋。
IMG_7941

IMG_7943

路邊一個不起眼的禁止傾倒廢棄物的告示牌,就是槓子寮山的岔路口。要不是有拉繩綁在樹上,乍看之下很容易忽略。
IMG_7945

IMG_7948

一小段爬升,很快就來到山頂。

槓子寮山,海拔163m,二等三角點。
IMG_7952

IMG_7954

IMG_7955

IMG_7957

山頂只有北面展望,槓子寮砲台的展望還比較好。
IMG_7949

IMG_7958

IMG_7959

IMG_7960

IMG_7963

收工下山,回程走南邊山區步道與南溪谷步道,階梯的部分比北邊少了許多。
IMG_7965

IMG_7966

接回海洋大學男一舍
IMG_7967

IMG_7968

晚餐時間也接近了,先來去八斗子漁港的春興水餃店,試試看朋友推薦的水餃,最後在八斗子夜市逛逛,收尾Ending。
PXL_20230218_094728745

PXL_20230218_095554363

2023.02

沒有留言 :

b:if cond='data:blog.pageType !=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