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塔關山與關山嶺山之後,回到家整理照片,順手查了梅山青年活動中心,發現難得有空房,於是馬上下訂,相隔兩週後,又再次來到南橫。
三天旅程的前兩天,跑了幾個之前想去的地點,台南奇美博物館、湖東牛肉鍋(湯底不對味,沒有愛)、田寮月世界、再到旗山老街吃個冰,最後一天,輕鬆撿個庫哈諾辛山,再一路北上。
前一晚入住梅山青年活動中心,一間有年代的旅宿,房間設施也老舊了。或許因為位處深山,與前一回入住嬡蘋庭園民宿及摩天農場一樣,都沒有冷氣,屋內僅有電扇可以降溫,夏天入夜後還是很悶熱,開窗僅偶有微風吹入,但戶戶都開窗,會被隔壁的談話聲吵得難以入睡。
翻來覆去,好不容易撐到了預定的時間,該到梅山管制哨前排隊。雖然青年活動中心距離管制哨最近,仍無法從停車場直接駛入,要到去馬路上卡位。當然,排隊仍是亂象叢生,而且才隔兩個週,遊戲規則又不太一樣了,都在亂來。唉,眼不見為淨,補眠好了,即使開窗睡車上,也比在房內涼。
庫哈諾辛山的登山口有三處,從梅山口開車進入,會先抵達前面兩處,一處是中之關停車場,另一處是長春祠後方的天池,都是利用中之關古道接上庫哈諾辛山的北稜及東北稜;第三處是比較多人選擇的進涇橋,因為路線比較明顯,不用翻倒木。
驅車來接近進涇橋的時候,看到路邊白線處有腹地,就毫不猶豫的停車,整裝出發。果不其然,進涇橋腹地的停車空間,早就被那些在管制哨口就卡位的接駁車業者佔滿。
進涇橋起登,單程3.4k,高度爬升746m。不像前面兩處中之關古道再沿稜爬升的路線,這裡是直接上切很接近稜線的庫哈諾辛山屋,這段路接近1.7k,就要爬升630m,一開始就是苦戰。
木棧道階梯一直向上延伸,一直爬,一直被超車,然後就掉到大隊伍後面,然後又一隊追上來。不打緊,即使庫哈諾辛山的路程是南橫三星中最長的一座,這趟也就只撿一座,一樣沒有時間壓力,就慢慢抬大腿,慢慢推進到山屋。
很快,超車都超完了,前方不見人影。後面大概也不會有其他山友了,畢竟庫哈諾辛山是南橫三星之中,唯一要申請入園證及入山證的一座,每日名額100人。
偶爾送幾個之字型階梯,換換口味。
終於看到庫哈諾辛山屋,這裡正好是海拔3000m,山屋的背景是關山北峰。
山屋旁的小山頭,3026高地,是庫哈諾辛山營地,也是往庫哈諾辛山及關山的三岔路口。看一下地圖上的路程,感覺往關山也不會太遠,沿著稜線一路爬到關山山頂的3667m,但稜線東北有拉庫音溪,東南有馬斯博爾溪,西有唯金溪,三個方向向源侵蝕,造就又密又窄的等高線,看起來就不好惹的瘦稜,還是做好功課與準備後,有緣再來。
三岔路的北面展望,山名終於認識了,從東到西,雲峰、東郡大山、八通關大山,接著是山頭浮著雲的玉山、玉山小南山、南玉山、玉山前峰。
庫哈諾辛山就在眼前,山頭上的鐵杉林,沒有切上稜線時那麼濃密,還有1.7k的路程,爬升不到100m,前面辛苦完了,後面輕鬆愜意。
南邊來的雲,從關山的頭頂鋪天蓋地的壓過來,從這裡望去,恰好是關山西北面唯金溪的谷地,正是其凶險的一面,宛如看到黑色奇萊一般。
北面就相對平靜,雲飄走了,玉山主峰露出頭來了,很少來南部爬山,能眺望玉山南面的機會不太多。
東北面是雲峰、雲峰中峰、南雙頭山、南雙頭山東峰,一整個不熟悉的南二段,聽說雲峰是行程中最操的一天,不撿也不是,撿了行程變緊湊。
庫哈諾辛山,海拔3114m,三等三角點。
中午12點之前登頂,山頂腹地不大,各自找各角落坐下,等待拍照。
南面的雲開始湧入,流動的很快,拍完照速速下山。
爬回三岔路的3026高地,原來小山頭的西北面也是崩,拉庫音溪的傑作。
才離開山頂不一會,庫哈諾辛山就要被厚重的白雲吞噬了。
流雲好像就停在庫哈諾辛到3026高地,再到關山北峰的山稜之南,越不過來。既然後面沒有追兵,就慢慢下山,觀賞悶著頭上山沒餘力欣賞的鐵杉群。
下山花了2個多小時,回到進涇橋,南橫三星也終於完成了,終於擺脫零星的黑歷史。一路開車北上,想了想,這三座曾經被稱為郊山化的百岳,在兩天爬內完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艱難。我想主要還是管制哨的時間限制,過去還能摸個早黑或晚黑,現在已經變得不可行,但或許因為如此,急行無善步,可以好好走走每一顆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2022.08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