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三星:塔關山.關山嶺山

2009年的夏天,那是個需要用Word寫登山計畫書,還要在警政署申請入山證的年代,還記得才剛寫完南橫三星的計畫書,訂好了救國團埡口山莊的通舖,是該來去撿一撿南部人口中週休二日就能爬完三座的百岳。時隔沒多久,颱風莫拉克帶來的豪大雨,重創南橫公路,我們的南橫三星只能無限期封印,遺憾。隔年另一個遺憾,就是想來去找傳說中藏起來的梯子,規劃去登大霸頂,雪管處有如偷聽到我們的計畫,禁止攀登大霸尖山霸頂的公告就出來了。還好,經過將近13年,南橫公路終於有條件通車,南橫三星終於成行。
GRMN0001

南橫公路有條件復通後,終於也可以提一下當年的黑歷史。

即使這些年梅山與向陽之間的路段封閉不放行,還是有迂迴繞過管制哨的辦法,於是,2016年1月,某I董發起一連三團特別行動,代號獵戶座,暗指腰帶的那三顆星星。

大家在左營高鐵站集合後,露宿六龜寶來國小,清晨睡眼惺忪出發,山路之啊之啊之啊,醒來後先登塔關山,接著躲在風很透的大關山隧道內吃午餐,再登關山嶺山,然後夜宿某祠旁的工作站,隔天在攻庫哈諾辛山,回到左營高鐵站解散,行動結束。這行動一切都很順利,天公卻不作美,又有霸王寒流,但南部不夠寒,雨在第二天才變雪,既然下雨沒展望,也不想撿山頭了,所以造就了這趟南橫0星的紀錄。

一年一年過去,連另一個封了十數年的雪山西稜都開放了,南橫三星仍舊遙遙無期,雖然離完百還很遙遠,但不禁覺得這三座山頭是不是該從百岳名單中剔除。在交通部公路局每年都喊南橫有望明年通車的期盼下,終於在2022年5月迎來有條件通車,終於可以往返梅山與向陽路段,也擔心接下來不知道哪個颱風又會破壞南橫,還是趕快來把南橫三星撿一撿。

這一趟路,真的很遠,非得請一天假開車南下,大概只比開車去向陽爬嘉明湖好一點點。一路吃吃喝喝,西螺黃家油蔥九層粿、石龜日日興現宰羊肉爐、北港青蛙湯、台南東山鴨頭、玉井芒果冰,最後在甲仙採買補給,下塌嬡蘋庭園民宿。

剛開放的關係,南橫太熱門,嬡蘋庭園民宿是我們能訂到離管制哨最近的住宿點,隔日還要非常早出發,去管制哨前排隊,等待7點放行,才能搶到登山口的停車位。果不其然,一早就是排隊長龍與一片混亂,前一夜把車停著卡位、人就離開車去旁邊民宿睡的,還有商業團鴨霸卡在前面說你排這不算的,各種荒謬的行為。梅山口這邊排完隊,還要跟向陽口那邊的車隔空卡位,因為向陽口那邊離塔關山、關山嶺山的登山口比較近。總之,爬南橫三星一整個就是辛苦!

第一座先從塔關山開始,登山口兩側的腹地不大,能停車的空地不多,前一個彎道就果斷停車,反正離登山口也才290m的距離,而且沒別的車來卡位,可以喬一個自己喜歡的位置與角度。
IMG_3676

IMG_3677

IMG_3678

IMG_3679

雖然資料寫說南橫三星都在公路旁,是登山客容易親近的百岳,但第一座塔關山就讓我覺得沒那麼簡單,雖然很容易到門口,但單程路程2.2km,爬升640m,路是愈來愈陡。況且,說到容易親近,腦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合歡群峰,低矮箭竹為主的植被,隨時都有展望,但南橫這裡都是高大聳天的巨木,加上森林休養生息多年,草都比人還高,完全截然不同的感覺,多了一點粗曠的荒野氣息。
IMG_3680

IMG_3681

IMG_3682

看資料,這裡大多是鐵杉的地盤,與北部高海拔細尖的冷杉不同,鐵杉的樹幹從底到頂都相當粗壯,穿梭在這些氣勢豪邁的巨木之下,顯得自己相當渺小。
IMG_3686

IMG_3689

一路上,一支接著一支隊伍,用飛快的速度,從後面超越漫步的我們。很久沒有被這樣一直超車,他們大概是要趕著在兩天內把三座都撿完吧,我們雖然計畫也是三座,卻沒時麼時間壓力,大不了撿兩座,下回再來補齊,南橫0星都承受得住,2星有何不可以呢~
IMG_3692

IMG_3695

IMG_3696

終於有展望出現,那是從梅山過來的第一顆百岳 - 庫哈諾辛山,也是我們這回可能會放掉的山。東北山稜的崩壁,一瀉千里,青翠的山嶺上,長出一條突兀的粗大刮痕,長青祠就離崩壁不遠,感覺岌岌可危。
IMG_3698

IMG_3700

有朵白雲擋在我們與玉山之間,只讓南玉山與玉山小南山露了出來。
IMG_3702

IMG_3706

IMG_3708

IMG_3709

IMG_3712

山徑在緊密相連的巨木腳下穿梭,抬頭一看,原本濃密的林冠被撥開,天空露了出來,愈接近山頂,緊鄰的巨木們也開始站的比較開了,而白霧也趁隙溜了進來。
IMG_3717

IMG_3719

IMG_3721

IMG_3723

IMG_3724

塔關山,海拔3222m,三等三角點,又名大關山。

山頂腹地不大,想與三角點合照的山友,排起長長的人龍。還好沒有那種耗很久時間在擺拍的山友,大家都趕著拍完去下一座,輪的很快,於是我們加入排隊行列,等待拍合照。
IMG_3725

IMG_3726

上山花了將近3小時,剩下的時間,若要一次完成三星,現在就要衝下山,光用想的就心累。第二做就留到明天,慢慢晃下山,慢慢欣賞沿途筆直高聳的鐵杉姿態。
IMG_3727

IMG_3728

岔入一塊鋪滿松針的空地稍作休息,這塊平坦地曾經是關山警備道上位置最高的大關山駐在所,曾經視野極佳的平台,如今被樹林團團環繞。
IMG_3729

IMG_3730

雲霧跟著從山頂沉降了下來,巨大的鐵杉像似守護森林仙境的巨人。如此粗壯密集的鐵杉,大概也是其本身材質堅硬、中心易腐的特性,不具高經濟價值,而一直在這山區屹立不搖。
IMG_3733

IMG_3734

IMG_3736

IMG_3737

IMG_3738

IMG_3740

IMG_3741

離開山頂2小時後,回到登山口,這時才發現路邊這棵高大紅檜,從粗壯軀幹伸展開的枝葉,在濃霧中更顯巨大,壓迫感十足。
IMG_3743

南橫公路開放通行還有另一個限制,梅山及向陽管制哨從下午2點就開始禁止放行車輛進入,在裡面的車輛必須在下午5點之前開出兩端的管制哨,不能在裡面過夜,兩座管制哨之間的路段全線淨空,直到隔天上午7點再次開放。

若現在去撿關山嶺山,時間挺緊繃的,不如直接往向陽開出去,來去霧鹿泡溫泉,順便找今晚的住宿,畢竟當年救國團經營的埡口山莊,在莫拉克颱風的八八風災後,地基流失,修復無望,林務局收回且封閉,不再對外營運。

只是霧鹿那邊的飯店,隨著南橫的開通,住宿價格水漲船高,還是先到利稻部落走走看看。然而,到了利稻部落卻發現,住宿與餐廳並不多,還好籃球場對面的雜貨店也有在賣炒飯炒麵,點了餐點後,也正好球場上有辦完婚禮還沒拆掉的舞台,我們就在舞台上享用午餐。

後來發現,籃球場旁邊是一棟救國團的利稻山莊,當初為了南橫健行隊的活動,在南橫公路上設置三個住宿點,分別是梅山山莊、埡口山莊、利稻山莊。利稻山莊因為產權糾紛,也停止經營,只剩下已改名的梅山青年活動中心。

原本打算開回向陽,最差就是在車上睡一晚,結果意外發現摩天農場有提供住宿,二話不說,就是這間了,離向陽管制哨也不遠,大概是最近的一個住宿點。
IMG_3744

IMG_3746

摩天農場剛好在一個髮夾彎上,除了庫哈諾辛山被關山遮住之外,封閉路段上的山頭全都看得到,從關山、關山北峰、鷹仔嘴尖、恐龍尖、塔關山、關山嶺山、向榮山、溪頭山、向陽山,一覽無遺,也幾乎是整個關山大崩壁的範圍。甚至入夜後,還能看到大關山隧道的管制燈號。只是在這過也有個小缺點,房內沒有冷氣,只有電扇,要等太陽西下才降溫,不然房內會太悶熱。
IMG_3749

IMG_3745

現在南橫公路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關山越嶺警備道,而關山越嶺警備道的雛型是布農族從郡大溪向南跨過中央山脈後,向東遷徙到海端的路線。也就是說,日治時期這裡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布農族的各個社群。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開始執行五年理蕃計畫,為防止山區原住民滋事叛亂,繳收原住民的獵槍,興建監控原住民的警備道路。

昭和元年(1926年),關山越嶺警備道從東西兩端分別開鑿,東起里壟(現今關山),西起荖濃(現今六龜),沿線每5至6公里便設至一處駐在所,全線於昭和6年(1931年)竣工。同時,用來恫嚇與鎮壓的霧鹿砲台也完成,大砲是來自昭和37年(1904年)日俄戰爭時,日軍從俄軍手中所繳獲,昭和2年(1927年)運來台灣,架設在霧鹿部落的制高點。霧鹿砲台附近還有大正10年(1921年)架設的薩庫薩庫砲台,以及昭和8年(1933年)的馬典古魯砲台。

稍早走訪的大關山駐在所,是從台東廳向西翻越中央山脈最高點的關山埡口後,進入高雄州的第一個駐在所。根據記載,關山駐在所配置警力三名,在昭和7年(1932年)9月,發生了一起名為大關山事件的衝突。事件的主角是布農族葉巴哥社的拉馬達星星 (Istanda Lamata Sing Sing),他被日本人視為是聰明、有謀略,也是最危險、最麻煩的人物。

最先要回到大正3年(1914)1月的霧鹿事件,台東廳的日本警隊為了追查前一年10月警備線巡查被殺害的蕃害事件,帶著百餘人的平地蕃人排灣族當狀工,組成300多人的大部隊,進入山區搜查,並在大崙駐在所遇到當時頗具勢力的拉馬達星星,請求他領路到霧鹿,只是拉馬達星星到了下馬,人就消失了。搜查隊進入霧鹿後,將附近番人聚集,以訓示一番。然而,隨隊的魯凱族突然砍向聚集的布農族人,將其殺害,以報昔日的深仇大恨。在日本警隊的制止下,聚集的布農族人有半數被屠殺,其他族人聞訊後,在搜查隊回程埋伏,斬首十數位魯凱族人。霧鹿事件後,在花蓮卓溪那邊發生了大分事件,由布農族大分部落的頭目 - 拉荷阿雷,在大正4年(1915年)襲擊大分駐在所,將駐在所的日警全數殲滅。據說拉馬達星星也有率領族人,遠赴拉庫拉庫溪協助。

霧鹿事件之後,日本警察因為無法在這個有效治理這個地區,改採安撫為主的圍堵政策,因此這裡聚集許多不願生活在警察的直接監視下的布農人,即使如此,拉馬達星星仍然多次策畫突襲式的反抗行動。大正10年(1921年),拉馬達星星趁著開鑿新武路至薩庫薩庫間道路的期間,攻擊搜索隊副隊長及巡查部長,稱為第一次的逢坂事件。然而,昭和7年(1932年)的大關山事件,拉馬達星星因為槍枝被沒收,率長子與四子及其他族人在檜谷駐在所附近襲擊大關山駐在所的三名巡查與警手,於年底遭到大崙社頭目告密,暴露其行蹤,而遭到逮捕。 最終,拉馬達星星與四個兒子都被處決,僅留釋放女兒。據傳,其中一個兒子被親戚藏了起來,改名活了下來。

之後,為了紀念殉職的警察,設立了警察官招魂之碑,現在已經倒塌,在六龜區公所旁的小山上,埋沒於荒煙漫草之中。在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的入口處,設有拉馬達星星的雕像及紀念碑。
IMG_3750

IMG_3754

與昨天一樣,一大早開車到向陽管制哨前排隊,這裡的排隊隊伍比梅山那側有秩序多了,沒什麼亂象。向陽口離今天要爬的關山嶺山最近,20分鐘左右的車程,就來到登山口所在的大關山隧道東口。

以前讀網友遊記的時候,幾乎都會提到這裡會有一輛賣關東煮的發財車,讓我想到以前在合歡山昆陽停車場,也是有賣熱食,冷冷的天,來上一碗,暖湯下肚,全身都暖活起來,現在攤車不能販售,已成回憶。

還好今天也是個晴朗大熱天,準備就緒,封閉前的路線在隧道右側,現在改從隧道左側的碎石坡起登,單程路程1.5km,爬升640m。
IMG_3757

IMG_3758

起登時看一下南面展望,打開認山頭app,結果一大堆山頭的名稱都好陌生,只有右邊的卑南主山有聽過,畢竟是百岳之一。遠方海面有點模糊,等等再爬高一些,看能不能瞧見綠島與蘭嶼。
IMG_3759

IMG_3761

IMG_3762

回望停車場,前半段的路就是在碎石坡上之字爬升,直到鞍路才轉為稜線路。
IMG_3763

IMG_3764

IMG_3766

上稜線,西面的山也是相當陌生,據說這塊步道0.5K里程牌,是以前高雄州與台東廳的州廳境界。
IMG_3768

IMG_3769

IMG_3770

IMG_3772

繼續順稜向上,路徑旁出現一座斷了頭了石碑,上半部經過修補過,但正面的銘文全都碎裂,只能從下半部判斷是某位登山前輩發生山難後的紀念碑。後來查了資料,是桃園縣山岳協會某位許姓山友山難逝世的紀念碑,但卻被人在上面塗鴉,令人不勝唏噓。
IMG_3774

向陽山露了出來,那西面的向陽大崩壁還再背著光,還沒露出崢嶸的樣貌。
IMG_3775

遠方可以看到綠島了,但蘭嶼被海上的雲遮住了,露出無望。
IMG_3777

IMG_3778

回望,塔關山東北峰、塔關山、關山北峰、關山,都擠在同一條線上。她們的右側是庫哈諾辛山,左側除了小關山北峰、卑南主峰,其他山頭名字都相當陌生。
IMG_3781

IMG_3782

IMG_3784

沿途幾處可拉可不拉繩的地形,但因為路窄,得稍微等待前面或下來的山友,順便休息賞景。
IMG_3785

IMG_3788

拍照用的天然伸展台,看似懸空,下方倒是挺穩固的。
IMG_3790

沿著稜線繼續前進,一側滿滿綠意,一側裸露碎岩,山頂就在眼前,後面的向陽山也感覺不遠,但那片向陽大崩壁相當驚悚。
IMG_3803

IMG_3805

往東南望去,已經在中央山脈南二段與南一段的交界,感覺所有的山稜都在斜斜的下降,而中央山脈主脊則是延伸到最南端的鵝鑾鼻,然後沒入海中。
IMG_3804

關山嶺山,海拔3176m,二等三角點。

山頂只有南面展望,其他面都被遮蔽,夾在向陽大崩壁與關山大崩壁之間,又是關山大崩壁最北的山頭,下面崩的一塌糊塗,偏偏山底三面被草樹包圍。穿過樹叢,再往北就是溪頭山與魔保來山的稜線,通望充滿挑戰與讓人戰慄的向陽大崩壁。
IMG_3807

IMG_3809

IMG_3810

IMG_3814

恐龍尖山與鷹仔嘴山都從塔關山東北峰身後爬了上來,崩壁、岩石、樹林、草坡,多種山頭一一排開,一次看夠。
IMG_3831

悠悠哉哉地回到登山口,大關山隧道已經聚集許多車輛,但上來關山嶺山的人倒沒幾組,大多是來與埡口石碑拍照的遊客。即使今天是星期一,往梅山方向開去,還是見到許多車輛與遊客,就連想一登長青祠,也一位難求。還剩一座庫哈諾辛山,今天還要一路開車北上,時間太緊湊,還是下一回吧。

2022.07

沒有留言 :

b:if cond='data:blog.pageType !=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