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又來跑一次台北101大樓,以前叫國際登高賽,現在改名為垂直馬拉松,感覺比較有創意。往年都辦在5月,今年疫情一結束,馬上就開辦,所以特別在10月舉行。這次報名主要是來陪跑,沒有練,也懶得練,下場就是成績大大退步~
打從公司從台北101大樓遷出後,就沒有再回來過,以前在101大樓內上班,上下移動只能靠電梯,樓梯是禁止使用,唯有半年一度的消防演習,才有機會走逃生梯,而且是由上往下。要從下往上走,只有每年一度的登高垂直馬拉松。今年很幸運地報名上了,就抱著來91F看風景的心情,無欲的往上爬~
會場旁的刑事警察局攤位,相當吸睛,一身勁裝,帥氣十足!
即使報到時間分流,排隊的人龍都從信義路的大門,一路排到松智路與松壽路。排隊不外乎就是等體檢,而體檢野蠻花時間的,一小群跑者一個批次,雙手抱胸,腳尖對腳跟前後站立,雙眼閉上30秒,若能不晃動就過關,過不了關就繼續測。
賽事要從1F爬上91F,大概就是食指所指高度~
進到辦公大樓大廳,排隊報到,接著每幾秒就放一位跑者過感應線,然後進入逃生梯,各自努力。
起跑就感受到大腿沉重,跑也跑不快,35F與36F是辦公大樓第一個轉換樓層,爬到這層就先來看看風景~
回到逃生梯,繼續奮鬥,然後每10層就有補給站與休息區,狀態不好,只好每10層都進站,倚牆而坐,喘喘氣。
"那不是汗水,是你脂肪的淚水",這句標語真是傷人,也挺逗趣的!前一次還聽過其他跑友分享,跑到70F,休息站的工作人員喊著"人生70才開始",為大家鼓勵~
之前是報名企業團體組,起跑時間順位比個人組集團體組還要前面,現在終於能體會當時個人組跑友所說的,樓梯間散發著跑者們的熱氣,樓梯扶手都是汗水。但不扶扶手也不是,大腿與小腿早就沒力了,更別說從20層樓步道,就無法一次跨兩格了。
終於在快要一小時,爬上91F,整整比10年前的20m15s完賽時間多出一倍以上!
最後的10層與塔尖,聽說要VVIP才能上去的頂級空間。
眺望西南面的基隆路,新店與中和、永和一帶。
西北面有蜿蜒的淡水河,遠處依稀能望見觀音山旁的淡水河出海口。
西北往東北是松山機場,厚重的雲層把陽明山系的七星山、小觀音山、大屯山,全都遮掩起來。
跑完應該收工回家,但想到很久沒去日本吃拉麵,就到一蘭拉麵排隊,這一排就花了一個半小時,堆積的乳酸還沒排掉,小腿又酸了!
垂直馬拉松送了幾張台北101觀景台的折價券,不來白不來,比起登高,觀景台是更久沒上去過了。
先到5F排隊,人很多,等待的時候看見吉祥物Damper Baby巡場。
紅色的Damper Baby叫紅金寶,另外四位是金有錢、銀絲卷、黑巧客、綠荳兵。
等待搭乘高速電梯的時候,發現四周都是外國觀光客,可見台北101大樓仍是個很熱門的景點,畢竟我們出國玩,看到有高樓觀景台也都會上去登高望遠。
高空限定的Windows異常提示視窗~
為了能夠在觀景台從日景看到夜景,這天規劃中午先去爬個象山,再去吃個一蘭拉麵,下午4點多上來觀景台。可是秋老虎發威,天氣熱得不得了,取消爬象山,直接去一蘭拉麵,沒想到一蘭拉麵一排就花了將近2小時,然後再到101樓下的星巴克打發時間,一下就到了預定的時間。
太陽西斜下的林口龜山台地,更加明顯。
千呼萬喚孵出來的大巨蛋,以後看棒球有舒適的空調環境了。
信義計畫區又有兩棟新大樓拔地而起,正如火如荼的興建中。
淡水河與觀音山
觀景台完全讓我耳目一新,多了一些餐飲攤位,也規劃了一大塊綠草皮區域,大家可以席地而坐,好好靜下心欣賞景觀。
買了一份好久沒吃的雞蛋糕,以及白水豆花。
101造型的雞蛋糕
造型還有富士山、雪梨歌劇院、英國大笨鐘、羅馬競技場、新加坡魚尾獅~
太陽慢慢落下,灰暗的色階逐漸渲染這座城市。
微風南山大樓與遠方汐止大尖山
來到秘境花園的角落,是最多人排隊輪流拍照打卡的地方。
好好的雲中星月,被我拍得像午後雷陣雨。
91F戶外區,今天星期日,塔尖亮紫色的燈。
南面山巒泛著鵝黃,層層相疊。
車流的燈亮起,形成另一種城市中的支流脈動。
暮色低垂,霓虹漸亮,城市畫上一道道光影線條,以另一種型態甦醒了過來。
另一個大看點,位在大樓高處的阻尼球,也是吉祥物Damper Baby的設計概念來源。
阻尼球,重達660公噸,懸掛在92F到87F之間,穩如泰山,想現場看到它搖動,真的不太容易,只能在解說區看曾經地震時的影片紀錄。以前在39F、38F、19F上班時,遇過幾次地震,還真的不太晃呢。
從觀景台下來也是要排隊排好一會,今晚就用台北101大樓與微風南山與中華電信 台北東區服務中心的合照收尾。
接下來已經拆除的信義區行政中心與世貿三館,將會長出新的高樓。富邦信義A25園區及台北天空塔也即將加入信義區摩天大樓天際線的行列,屆時再到象山登高眺望。
2023.10 & 2023.11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