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趣 -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DAY 2:東里、玉里、壽豐開外掛的奔馳

離終點花蓮車站將近100公里的距離,比昨日騎的距離還長。如果能展現昨晚從池上趕往東里的高效率,一定能御風而行,並且趕上傍晚回台北的普悠瑪號。可是中途卡了一個舞鶴大魔王,之前騎完縣道193再從光復回瑞穗時,就領教過這位舞鶴大魔王的威力,今天要是前去打怪,根本是自不量力。
評估總總不利因素,想要搭上火車,根本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呢,我們一早就在民宿耗了不少時間,吃早餐、吃橘子、喝著老闆娘自行種植沖泡的咖啡。彼此都沒有提出要趕路的要求,也不急著出發。騎不完這件事,看來我們都心照不宣了。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在騎上台9線續行之前,我們順著大莊路來到秀姑巒溪旁的東里車站,就是為了一賞這座田中央的車站。騎到站後發現,東里也是一座高架化車站,意外獲得登高望遠的機會。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新東里車站是在2007年(民國96年)臺東線玉里東里之間的鐵道拉直後才遷站於此。原本的鐵道路線經過玉里站後,要先向東橫行,與玉里大橋平行,一同越過秀姑巒溪,再向南行駛。改線之後,列車通過玉里站,繼續南向跨過拉庫拉庫溪,穿過孕育玉里米及富麗米的一望無際的稻田,大大縮減行車距離。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新站為三等站,擁有一座岸式月台及一座島式月台。比舊站再靠近山一點點,開放式的站房內就能望見月台後方的青山。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富里鄉東里村是早期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最早開闢成庄,稱為大庄。在1920年(大正9年)與頭人埔、公埔、堵港埔合併成大庄區,轄屬花蓮港廳玉里支廳,1924年(大正13年)設立設大庄驛。1937年(昭和12年)為配合行政區改制,大庄區改為富里庄,轄下的大庄改為大里。車站名稱理應也要改為大里驛,但因為與宜蘭縣的大里驛同名,因此改為「東部大里」驛。直到1945年(民國34年)才將四字站名簡化,稱為東里車站。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鐵道南北延伸,消失在縱谷間的地平線。車站到山邊是整片的稻田,雖然這季節剛好介於油菜花與水稻之間的空窗期,少了陽光普照綠油油的色彩,映入眼簾的是整片待耕耘的田地,淡淡的雲朵輕柔飄著,畫面也是很豐富。若是將這裡冠上景色最美的火車站之一的名號,也不為過。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拉庫拉庫溪從山與山間的V字山谷處流出,台18線東段解編改為台30線,隨著拉庫拉庫溪蜿蜒至山風。我們站在月台上遙望遠放的玉山東峰,期待著未來從山谷間的八通關古道走出,撰寫出消失的台18線。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回望東里小鎮。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騎上台9線,馬上又轉進一旁改為鐵馬驛站的舊東里車站。舊東里車站還沒退役前,也是三等站,擁有一座岸式月台及一座島式月台,如今車站站房、月台、月台上的候車棚都完整保留,鐵道則是作為鐵馬道使用,成為玉富自行車道。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新站就在西方不遠處,兩站之間的油菜花還沒有完全採收,以山谷為界,一邊青黃,一邊焦黑,此景又吸引了我們好一會。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為了騎乘台9線的堅持,沒有選擇玉富自行車道。騎上七彩護欄的玉里大橋,不經意發現我們即將跨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只是標示不在玉里大橋上,而是在一旁的舊鐵道橋上,於是又從玉里端往回騎上玉富自行車道。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拉庫拉庫溪與秀姑巒溪在這附近匯流,站在寬闊的河床上,感覺景色特別遼闊,秀姑巒溪河床下正好是兩大板塊交界處,這樣的新鮮感又讓我們玩了許久。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很假掰的假裝騎車經過,結果之後9月又來到板塊交界處,又很假掰的再做一次同樣的事。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玉里鎮就在前方,不過從東里到玉里,這段非常短的路程,就騎了一整個上午。才剛起步就誘惑太多,我們很自暴自棄的拿出手機,查詢兩鐵列車的時刻表,要以跳躍式的方式前進花蓮市。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買好車票後,時間變得非常充裕,也能好好坐下來品嘗撲空三次的玉里麵,再來初探玉里的歷史痕跡。畢竟除了花蓮市與台東市,玉里就是名列東部第三大的城市,不論清代或日治時代,也是八通關古道起點的城鎮,這個小鎮有著迷人的風情待人探巡。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玉里神社是花蓮縣現階段保存最完整的神社,入口鳥居依然完整,只是隱沒在巷弄之中,於旁的表忠碑,紀念受布農族襲擊,及開鑿八通關越嶺道身亡殉難者,也藏匿宅邸之中,與水塔成為命運共同體。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踏上第一、第二參拜階梯,穿過一之鳥居及二之鳥居,進入神域的結界。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神社的主殿及拜殿位在第三參拜階梯,環境幽靜的高地上,充滿靜謐神聖的氛圍。步道盡頭已不見神社主體,只剩殘破的碎石塊,這就是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初期的民族意識作祟下的無奈結果。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離開神社後接下來的時間,不足以讓我們一探八通關古道。想找八通關登山口的石碑,找了許久,才發現原來石碑已經拆除。那麼就進入玉里車站,直接開外掛到壽豐囉。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這是年初的車站站房外觀,是1968年(民國57年)5月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的站房。在1917年(大正6年)9月開始營運時,是木造的兩層車站。等到9月再來時,已經在花東新車站運動之下,內外搭起了巨大的鋼架,開始進行第三次的大改造手術。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車站大廳也是承襲台鐵各車站的傳統,就是混亂、多元、無一致性的風格,太多資訊令人眼花撩亂。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岸式月台與島式月台之間擺放著退休的光華號,這些號稱白鐵仔的列車是台鐵於1966年(民國55年)向日本東急車輛所引進的DR2700型柴油車。那是一個鐵路還未電氣化的年代,光華號的加入,擔當往來西部幹線的特快車,創下台北高雄僅需4小時45分的記錄,成為台灣陸上最快速的交通工具。然而當時台鐵最高級的車種並不是光華號,因為光華號沒有空調設施,反而是1961年(民國50年)自日本車輛引進的35SP32720及35SP32750系列車,速度較為慢的觀光號,但有空調配備,拿下最高級的封號。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鐵路電氣化後,柴油列車退居二線,先在南迴線效力,最後只在青山綠水的臺東線頤養天年。9月我們又搭火車來到玉里站,月台間的鐵道以淨空,原來今年2014年(民國103年)7月15日,經過48年的奔波,正式結束服勤,退下舞台。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後起之秀DR3117自強號駛入站內,與老大哥光華號擦身而過。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R107柴電機車頭牽引的莒光號也來囉。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我們把單車牽上附掛的郵政行李車廂,往下一站出發。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第一次進入郵政行李車廂,顧名思義就是郵件寄送及行李托運的混和用途車廂,格局簡單,第一次卻充滿好奇,待了一會才回到前方客用車廂。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直接開外掛到花蓮車站就真的太墮落了。我們決定在壽豐下車,再騎一段台9線到花蓮車站,中間跳過的部分,之後再回來補騎。

睡夢中,依稀聽到列車上的廣播響起:下一站,壽豐。我們還很悠哉地聽完國、台、客、英語的廣播,平時都沒有注意列車的廣播,沒料到緊接著就開始講著:各位旅客,壽豐站快要到了。我們馬上從座位上跳起來,趕緊從第5車廂奔往最後一節車廂牽車。因為廣播一結束,列車就進站停在月台旁了,差一點就來不及下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位在壽山山腳下的壽豐車站,為三等站,擁有一座島式月台。1910年(明治43年)設立之時,稱為鯉魚尾驛。名稱取字於地名,因為此地區位在鯉魚潭的南端,早期稱為鯉魚尾。

壽豐這個名稱則是後期才出現。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日本本土人口迅速爬昇,造成人口過剩、耕地與糧食不足問題,於是明治政府祭出鼓勵日人遠渡移民至南美洲等新興國家。台灣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後,也成為人口移民的實驗場地,因此臺灣總督府也鼓勵日本人往東部移民。這些移民聚落先後分布在吳全城(後改名為賀田村、現今的志學)、七角川(現今的吉安)、豐田村、林田村。

在花蓮及台東的移民村包括:
平野村: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
吉野村:花蓮縣吉安鄉慶豐村(宮前)、福興村(清水)、永興村(草分)。
賀田村(壽村):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光榮村、平和村、志學村、月眉村。
豐田村: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山下)、豐裡村(森本,中里)、豐坪村(大坪)、溪口村。
鳳林村(林田村):花蓮縣鳳林鎮大榮里(一村-南岡、二村-中野)、北林里(三村)、南平里(林田)。
大和村: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大豐村、大全村、大農。
富源村: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富民村。
瑞穗村:花蓮縣瑞穗鄉瑞祥村。
末廣村:花蓮縣玉里鎮大禹里、三民里。
長良村:花蓮縣玉里鎮長良里。
池上村:台東縣池上鄉大埔村、福源村、新興村。
鹿野村:台東縣關山鎮月眉里,鹿野鄉瑞豐村、龍田村。
大原村:台東縣鹿野鄉瑞源村、瑞隆村。
旭村:台東縣台東市豐里里、豐源里、豐榮里、豐谷里、豐樂里。
美和村:台東縣台東市建興里,太麻里鄉美和村、三和村。

1910年(明治43年)賀田村、壽村、月眉村,設為壽區,車站也改名為壽驛,成為台灣鐵道史上第一座採用一字站名的車站,也是唯一一座。國民政府接手後,顯然不喜歡一字地名,就像不喜歡四個字的東部大里驛,所以取壽自及豐田的豐字,1946年(民國35年)將地名及車站名改為壽豐。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早期公路過了吉安鄉南華是沿著木瓜溪先往西切,走仁壽橋跨過木瓜溪在經過銅南、鯉魚潭、池南,才到壽豐,這也是台9線早期的路線。公路總局在1982年(民國71年)將吉安鄉到壽豐鄉的路段截彎取直,新建木瓜溪橋取代仁壽橋,將原路線改編為台9丙線。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車站目前也在花東電氣化及車站效能提升計畫之中,正在進行車站高架化的改建,工程計畫從荖溪經平和車站、壽豐車站到豐田車站。而壽豐到平和車站間的路段,並非架空設計,而是直接用土堤升高鐵道,被譏為花東縱谷最醜陋的水泥長城。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列車駛離車站後,站長也不讓我們多停留拍照,一直催趕著我們離開月台。完全摸不著頭緒為什麼要如此催趕,可能是月台與站房之間還在施工,以臨時高架通道連結,只是因為一旁是工地就怕事,因此而禁止的心態還真不好。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車站前的壽豐路一段有兩間傳聞中的美食店,一間是壽豐早餐店,但是到此已經下午,就不期望了;另一間就是豐春冰菓室,就算是冬天,說什麼也要吃上一口。牽車出壽豐車站,不囉唆,馬上奔往傳聞中的豐春冰菓室。

看到敞開的店面,還滿心歡喜。近一瞧,"已售完,明年三月見"的大字,卻讓心情直直墜落谷底。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此時心情比冬天的冷風還要寒,心中愁雲慘霧的程度,就像霧鎖木瓜溪上游一樣,站在木瓜溪橋上完全看不到奇萊主北峰。路過母校東華大學後門的中正路,只能順道在志學車站外的休閒小站買杯海尼根綠茶撫慰心靈。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白晝落幕,第二天我們也是騎到天黑,才抵達花蓮市區中山路環車。下馬後,屁股終於解脫,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騎不完的路線,就等下次再來挑戰了。可惜的是,隨車單車熱潮的消退,花東可以租借單車的據點愈來愈少,連瑞穗與玉里的據點都撤離,路線規劃的距離是愈來愈長,才能甲借乙還了。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2014.01

單車趣 - 花東油菜花大進擊 DAY 1:縱谷中的波斯菊與油菜花

1 則留言 :

Boss Lee Statio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