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了班後的夜晚,翻著地圖找著兩天或三天的高山行程。路斷的斷、山封的封,到底還有什麼交通便利的路線呢?突然臨機一動,最近才開了一個望鄉單車團,應該打鐵趁熱,趁勢號召一個西巒郡大團。這樣一來,人數就夠包4WD的車,來應付傳聞中崎嶇的郡大林道,也不用自己開車進蜿蜒的人倫林道。
於是,號召了一團西巒郡大弱弱團,而取名弱弱的原因,印象中以前三不五時瞄到的西巒記錄,都走在平緩的草坡上,覺得應該可以輕輕鬆鬆就登頂。仔細看了記錄後,驚覺單攻西巒大山平均要花12小時,只能挫咧等。爬完之後證明,不是路線弱,是大家本身都太弱~
阿肥的天空農場有片可以俯瞰郡坑溪、遙望巒大林場的露營地。大清早,我站在營地邊的石坎上,昨日單攻眼前這座西巒大山的過程,仍歷歷在目。
兩天輕裝單攻兩座大山,中間還在民宿過夜,不用帶爐頭與瓦斯,也不用帶睡袋與睡墊,輕裝背包沒有什麼裝備好打包,一時覺得有點空虛。那就帶頂帳篷好了,夜宿人倫林道的第零天,能夠躺平在人倫林道上,可比捲縮在車位上好睡太多了。
第一登山口起登,完全忘了再往前踢一點林道,就是第二登山口。走一小段就發現路徑非常的不明顯,看來很少人在走了。
接上第二登山口後,路徑清楚又大條。只是一想到漫長的12小時奮戰,即使前一晚睡得還不錯,還是稍有無力感,儘管踢就對了。
我們走在西巒大山的西北稜線,剛開始還平緩好走,心裡還存有那麼一點點的僥倖心態,要是一直如此好走,走12小時也無所謂。會讓人膝軟的西狼大山的別稱,可不是浪得虛名,單程路程約7KM,高度爬升約1500M,沒多久便開始感受到地形的爬升,兩旁的箭竹夾道,而且愈夾愈靠近。接下來穿梭林中,一路悶著走,唯有難得一處展望,遠遠望著玉山主峰、玉山北峰、大塔山,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探頭喘息一下。
記憶中的第一瞭望台,並沒有很遠,參考的每篇記錄中的照片,從登山口與第一瞭望台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照片。每爬到稍微平緩處,就覺得瞭望台應該要到了啊。後來終於恍然大悟,這沿途都是箭竹林,沒什麼好記錄照片,距離很近只是個錯覺。
經過三小時的奮戰,穿出箭竹看見傾倒的木屋,終於可以坐下來休息了。
伐木年代為了居高觀看林場,用來預防火災的瞭望台,雖然已經無法登高瞭望,一旁草叢仍能遠望層層山巒,前排有北巒大山,中排有治茆山南峰、治茆山,後排有卡社大山。
瞭望台旁的巡邏箱,一些記錄都提到箱上某山友畫記的步程表還蠻準的。比對了走到此的時間,確實滿符合的,但步程表其實只有四分之三準確。
路程遙遠,心不甘情不願的拔身,再次鑽入箭竹林中。後段的路沒什麼特別,就是更陡的坡,更密的箭竹。在遮天蔽日的箭竹林中,邊走邊哀怨生不逢時,921大地震前的西巒大山,如同六順山及七彩湖,林道長驅直入。上河文化的地圖上仍標示著37.6K的人倫工作站,從這個到不了的登山口起登,2小時輕鬆登頂。從林道17.5K的登山口走進昔日的巒大林場,這裡倒下運出的林木,帶動水里木業的發展及小鎮的繁榮,如今早已不見古木參天。沿途沒有展望就算了,只剩箭竹叢生,箭竹高度好巧不巧長的跟人一樣高。我們別無選擇,只有一路被箭竹刷臉的份。
抵達第一瞭望台前的感覺又重現了!總覺得該是要到山頂了,卻又撲空,馬上又是一個陡上接著而來,看似無止盡的陡上,不斷蠶食著意志力。歷經艱辛,看見兩棟建築物冒出頭來,終於來到山頂。只可惜雲朵也跟著一起爬到了山頂,西巒大山唯二的展望被沒收了,無緣一見遠方山巒。
西巒大山,H3081M,森林三角點,七峭之一。山位在布農族巒大社西方,因而命名西巒大山,又稱阿洛瓦山(Arowa)。好在山頂腹地大,經過一上午與難殘的箭竹奮戰,只想癱軟在三角點旁。
登頂只完成一半的路程,下山並沒有比較輕鬆。再次一路被箭竹刷臉,回到第一瞭望台已經下午4點。巡邏箱上標示下山僅需1.5小時,半信,是因為不想摸黑,還存著希望;半疑,是因為走過來時路,總覺得不太可能時程縮短一半,若想不摸黑,非得再加緊腳步。只是膝蓋與雙腳的疲憊,漸漸地,許多隊友已經無法維持正常速度推進,只能慢下來。免不了,還是點燈摸黑,林中起霧,還下了場雨,好在有林葉遮蔽,省去換雨衣的時間。
山徑皆無路程木樁,在漆黑的濃霧中,幾乎喪失距離的概念,好在每相隔一段距離,樹上就有路條指引方向,僅靠著頭燈的光亮尋找反射光體,看著手錶時間推估路程。終於在7點左右從第二登山口走出,看到人倫林道只能用欣喜若狂來形容,並立即飛奔回車上。
我站在露營地邊的石坎上,眼前又硬又長的西巒大山,真是令人膝軟,讓我又更加敬畏!今天的郡大山行程,希望還有力能爬上去。走,出發!
2014.08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