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島花瓶嶼一圈後,漫長的航程還未結束,繼續倒著補眠。又過了一小時,才在茫茫大海中看見綠地。
彭佳嶼也稱為大峙山嶼或草萊嶼,當地漁民也稱為大嶼,是台灣地區的最北點。通常到這的行程,大多是從基隆出發的磯釣行程,這種磯釣行程通常是不登島的,畢竟登島彭佳嶼得透過申請。這次能登島,真是興奮莫及。雖著船離小島愈來愈近,離燈塔又更進一步。
船隻靠向簡陋的岸堤,島上沒有碼頭設施,這簡易的水泥平台,是唯一可供靠岸登陸之處,稱為後碼頭。
後碼頭只能讓吃水淺的船隻靠岸,所以僅能選擇搭乘規模小的漁船。
島上的太陽很毒辣,又熱又悶,因此海邊到處都是因應乾旱的多肉植物。
路旁海蝕洞的觀音巖,內有觀音神龕,外有天公爐及兩尊石獅,當然還有許多餓了許久的狠毒蚊子。
不遠處,有另一座主祀福德正神的福興宮,殿內高懸護國佑民的匾額。相傳彭佳嶼最早的住人記錄,是1853年(清咸豐3年)彭姓人家為避開械鬥而舉家躲避至此,直到1884年(清光緒10年)的中法戰爭,島上遭到法軍砲擊,居民撤離後便無人居住。數百年前的先民在此供奉伍顯大帝及媽祖,後來伍顯大帝移至和平島的天顯宮供奉,媽祖移至外木山的協安宮供奉,因此這些廟方與信眾仍會回彭佳嶼進香。
福興宮旁有萬善堂及忠烈祠,應該是紀念開拓此島的先民與國軍先烈。
島上人去樓空後,曾經是信天翁的棲息地,直到1906年(明治39年)日本人到島上設立燈塔及氣候測候所,在人為的干擾下,信天翁已經不見蹤影。現在島上已無一般居民,只剩駐守的海巡人員、守護燈塔的燈塔人,以及還有氣象站人員。
彭佳嶼燈塔,是台灣第三高的燈塔,地址是基隆市中正區彭佳嶼8號。為了航行安全及北方三島的豐沛漁獲,燈塔於1906年(明治39年)動工,為了指引搬運材料的船隻,1907年(明治40年)設立臨時燈桿。於1909年(明治42年)燈塔完工啟用,臨時燈桿也同時拆撤。
二次大戰時,燈塔於1945年(昭和20年)遭盟軍轟炸損毀,於1946年(民國35年)6月重新修復,並於1948年(民國38年)進行辦公室及宿舍的屋頂改建,將原本四坡式木造鋪瓦屋頂改成磚牆水泥平頂建築,於隔年完工。
從燈塔挑望,下方遺棄的低矮建物,猜測應該是年久以前的民宅。
彭佳嶼燈塔是白色磚造圓塔,塔高26.2公尺,燈高145.4公尺,公稱光程25.3浬。使用燈器原本為白熱石油燈,使用一等旋轉透鏡,設有霧砲,於1993年(民國82年)改用電燈。另外設有無線電對講機,能與基隆燈塔進行通訊。塔身設有平行的環繞鐵圈,以便進行維修。
燈塔旁有條通往火山口的小徑,海濱處便是爆裂火山口。活山口的斷崖地形,岩石經氧化作用而呈現紅色,也可見凝灰岩質的沉積岩,裂隙也有玄武岩貫入岩脈,還有條海釣人走出來的橫渡斷崖路徑,看起來就相當驚險。
斷崖下方是海蝕平台及海蝕溝的地形,有不少白鷺鷥及黃頭鷺棲息於此。
氣象站與海巡則在另一側,還有一座有前總統陳水扁先生落款的「海疆屏障」石碑。想著之前鎮守在這的守軍,以及現在的海巡弟兄,還有燈塔及氣象站的駐點人員,真是感謝他們艱辛的付出,守護海疆,讓我們有安居樂業的生活。島上的運補全靠關稅總局的運星巡補艦,每月定期補給兩航次,受海象及天候影響,補給作業困難不易。
島上要馬就是無風又悶,不然就是風大又強,只適合低矮的植物生長,這兩棵樹是島上唯二的高大植物。
駛離南端的後碼頭,這才看見峭壁上奇特的玄武岩質熔岩流,以及又大又深的海蝕洞地形,忍不住又多按了幾下快門。
2014.06
北方三島:花瓶嶼
北方三島:棉花嶼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