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熱情的陽光喚醒,清澈的藍天,在台東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少了公車與計程車的喧囂街道,緩緩的走著,這是台東一天的開始。
感受到陽光的微溫,慵懶地爬了起來。離開房間,步下開放式的樓梯,少了水泥牆的隔閡,見著開闊的視野,心情大好。
刻意走到三樓露天的洗臉台,站在日光下刷牙洗臉,曬得一身暖洋洋。
一樓的二手書店已經開張,投宿的旅人悠閒地吃著早餐,好奇路過的遊客也慕名前來逛逛,只剩貓兒們還在睡,快樂地在晃晃這兒當個慵懶的食客。
推開大門,離開晃晃,好奇地在台東市到處晃晃,迎接這天氣好到不行的一天。
拿著便利商店的冰淇淋,走在舊鐵道路的林蔭下,氣溫又降了一兩度。
當年為了活化被鐵路一分為二的市區,改造舊商圈,拆除舊台東火車站。
原本熱鬧的舊車站,如今只剩空虛又缺乏深度的鐵道文化藝術村。新台東火車站的開發也不如預期,四周更為空蕩。台東市的火車站、機場、漁港,是旅人進入的大門,前去綠島與蘭嶼的港口,卻無法快速又便利的串聯再一起,實在可惜。
鯉魚山下的忠烈祠,原本是日治時期所建的台東神社,恭奉開拓三神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更早之前是清朝末年的昭忠祠,祭奉開拓東部的先賢。但是那些年夾著尾巴飄洋過海來的部分外省族群,有個容不下異族的心胸狹窄通病,又加上眼中只有大中華文化,大事改造建築特色,所以全台的神社大多都有著相同的命運。裡面黃帝遠祖靈位、民國革命先烈、開國死難之軍民、各地子弟為國捐軀靈位,就是沒有在台日人的一席之地,就連神社遺跡都難以覆見全貌。
忠烈祠後的鯉魚山,包圍在台東市區的小山丘,樟樹林立,城市中的綠肺。
鯉魚山上的展望處,幾乎都可以望見海一端的綠島,志航基地旁的猴子山。
清透的空氣,更顯藍天的藍。依山傍海的市區樓房,沒有高聳爭天的大樓,望得更遠。從山上俯瞰更顯小巧可愛,像小小的特攝模型。
走入稜線上的樟樹隧道,頂上一片綠意,偶爾探出林隙,享受山海美景。
鯉魚山最高處H75M,觀景台旁有中央研究院地殼變動基準點。但三等三角點1124及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皆已不見蹤影。
順著步道再往前走一些,視野又更好了。一樣是東北方猴子山,微微可見鋪設在緩坡上的志航基地跑道。
港口駛出航向綠島的船,巴不得也去買張船票,離群索居。
吉利惡地、虎頭山、劍山、都蘭山、都蘭北山、石頭山、猴子山,一字排開。
空軍健兒駕著AT3教練機,準備著陸。這景象,不禁回憶起在花蓮市的美崙山,步下小山丘時,一架F16從眼前呼嘯而過。
從魚尾觀景台,經過鯉魚山最高處,邁向魚首觀景台。
吉利惡地,就離市區不遠。
北方的卑南山、紅葉山,還有躲到雲中微微露出山頭的美奈田主山,露鳴山山頭則完全披上薄紗,不願露面。
回到晃晃,貓兒也幾乎醒了。
要離開了,食客們不約而同徘徊在門口,準備送客。
晃晃的女主人素素,拍了一張貓店長送客的背影。
聽到大海的呼喚,來到臨海路,騎乘在大海與群山之間。
濱海公園的國際地標,不是很懂取這名稱的意義,不過在藍天下,獨樹一格的竹編造型,更顯特色,單車也可以騎到球體內。
順著騎進森林公園,原來濱海的景致,產生不可思議地的錯覺,彷彿來到山中湖。藍天、白雲、綠樹的倒映,湖面變幻萬千。
藍藍的天,配上清澈的湖水,光看,就消暑一大半。
不知道人工湖什麼時候改稱活水湖?然而不重要,因為這裡是個美麗又愜意的地方!馬上捲起褲管,衝進湖邊,享受清涼。
卑南大溪的出海口,颱風季前相當平靜。我騎在隔開大溪的台東大堤上,依依不捨離去,轉接上馬亨亨大道,準備從台東車站踏出台東大門。
半夢半醒間,從自強號窗外,望見花蓮光復鄉的熱氣球翱翔季。也許,下一個夢境,該是重回鹿野,再次體驗繫留與光雕。
2013.06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