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觀光第一天,該說不幸運或幸運好呢,從房間眺望,窗外都是灰雲,連海都是灰暗的,看來市區的景點觀光要泡湯了,更別說在郊山上的莉亞神殿,是個人最想去的一個景點。這波雨勢來自一顆快速形成的輕度颱風,颱風很快就逼近歐斯陸,睡夢中,放在床頭的手機還收到洪水警報,證明自己不是菲律賓邊緣人,還好颱風不是前一天登陸,也還好潛水行程都結束了,不然我們與鯨鯊共游的行程就很有可能被沒收,還回不到宿霧市區,也算是幸運了。既然外頭下雨,就慢慢享用飯店的豐盛自助吧早餐。
(班尼迪克蛋都擺成XD的歡樂表情~)
雨勢持續下著,市區的古蹟景點可以明天在去,今天還是得找點事情做,突然想起網路資料,除了烤乳豬外,大家都很推薦massage按摩,於是點出手機中的Grab app,叫了輛計程車,來去市區體驗一番。
Tree Shade Spa是大多網路推薦的排名前幾名,號稱"宿霧按摩界的香奈兒,價格不太親民",大概是韓國人經營的店,所以韓國遊客很多會去光顧,至於價格多少,沒特別去查。來去排在Tree Shade Spa後面的Ocean Spa Massage,看起來比較像是在地業者經營的。
司機開到我們搜尋的Ocean Spa Massage,是一個奇怪的路口,地圖上的位置是一間銀行,附近找來找去,只有快樂蜂與超群,就是找不到Ocean Spa Massage。用Google Maps搜尋,發現奧斯曼納圓環(Fuente Osmeña Circle)旁也有一間,距離1.5km,就撐傘慢慢走過去。
旅行社落地玻璃上的海報,有台北101大樓作為代表的台灣。
路邊轉角的小攤車,現買現剝現吃的掛米(Puso),用椰子葉包的蒸米飯,是菲律賓的傳統食物,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就這樣吃了。
經過宿務省議會大廈,圓拱上方架起了慶祝耶誕節的星星,當地稱為Parol,常見的形狀是五角星,但也可以為各種形狀的星星,象徵象徵著愛與團結,點亮希望。
宿務省議會大廈前方是一條筆直的奧斯曼納大道,這條路的中央就是奧斯曼納圓環。
奧斯曼納是取自塞爾吉奧·奧斯米納(Sergio Osmeña),菲律賓的第四任總統,出生於宿霧。在二戰期間,他與當時的總統、之後被譽為菲律賓國父的曼努爾·奎松(Manuel Luis Quezon y Molina),一同流亡美國,組織流亡政府,後來偕同麥克阿瑟在雷伊泰島登陸,開啟從日本手中收復菲律賓的戰役。
奧斯曼納圓環東南側立起了高大的耶誕樹,繞在圓環外圍的樹木會遮住角度,很難拍照。圓環內的空地設置了一些疑似攤販的棚子,可是我們繞了大半圈,根本找不到斑馬線,圓環有四線道,要切過川流不息的車潮,根本就是送命,放棄進去圓環的念頭。
地圖上顯示,Ocean Spa Massage就在Robinsons Fuente購物中心的位置上,應該就在裡面了。但是我們繞遍了Robinsons Fuente的每一層,就是沒看到,還好這個區域算舊的商業區,購物中心規模不大,腳步會走的太酸,只是要放棄重新選一間店了。
算了,再打開Grap app叫車,就去Tree Shade Spa吧。
Tree Shade Spa很熱門,非假日的下午,沒有事先預約,要等將近2個小時,只好去附近晃晃,好在不遠處有間Ayala Malls Central Bloc購物中心,比剛剛那間新穎多了。回到Tree Shade Spa,挑好想要的熱石按摩方案,仍要再稍等一會,等待的同時,韓國遊客一組接一組的來,這裡真是太受歡迎了。
走出Tree Shade Spa,肩頸都放鬆了,全身輕飄飄,身上都是玫瑰精油的香味。意外發現,離晚上想要去的IT Park夜市不遠,可是走過去一看,夜市攤販全都沒開....
查了資料發現,星期一IT Park夜市公休,大失所望,無緣逛在地夜市,那就隨性找了間麻辣燙光顧。
飯店底下就是購物中心與賭場,閒著也是閒著,來去賭場試手氣。
吃角子老虎拉幾下,荷包就空空了。
昨晚荷包乾了,還好今天窗外無風無雨,晚上的班機回台灣前,只剩陽光能吸飽。
藍天、白雲、大海,有陽光加持,景致就不一樣,心情也好上許多。
叫了一台計程車,送我們到Robinsons Galleria Cebu購物中心。
在網路上找尋寄物的地方,絕大部分的資訊都是我們第一天寄物的SM City Cebu附設的SM Travellers' Lounge,然而離市區景點觀光太遠了。好佳在,找到Robinsons Galleria Cebu,一樓設有R Travellers' Lounge可以寄放行李。雖然離市區景點有段距離,但至少在SM City Cebu與景點的中間。
Robinsons Galleria Cebu大廳也有一棵閃亮的耶誕樹~
順著Robinsons Galleria Cebu外面的Sergio Osmeña Jr大道,Sergio Osmeña Jr這名子好耳熟,他就是塞爾吉奧·奧斯米納(Sergio Osmeña)的兒子 - 小塞爾吉奧·奧斯米納,曾是菲律賓參議員。
一直走,道路會在公園前直鑽入地下道,而我們繼續走平面進入公園,公園即是獨立廣場(Plaza Indepedencia),廣場上矗立著殖民時代西班牙的權力核心 - 聖佩德羅堡(Fuerza de San Pedro)。
聖佩德羅堡與麥哲倫十字架、聖嬰大教堂,這三個景點可以說是宿霧市區的經典歷史景點代表。
聖佩德羅堡的北角,有座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Miguel López de Legazpi)的雕像,他在1565年4月登陸宿霧島,下令建造了聖佩德羅堡。
聖佩德羅堡門口停了一堆接駁車,都是那種市區一日遊的旅行業者,根本沒辦法正面拍攝。
歐洲中世紀的航海探險家 - 哥倫布,在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殖民據點,並在王室的授權下,以殖民據點為根據地,派出遠征隊,發現、征服、殖民新的領地。在西班牙殖民者鎮壓了阿茲特克帝國後,改建墨西哥城,建立了附屬於西班牙王位之下的新西班牙王國,設立新西班牙總督轄區。
1564年,新西班牙總督指派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Miguel López de Legazpi)從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爾科出發,橫渡太平洋拓展殖民地。1565年4月,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到達菲律賓的宿霧島,就在這裡建立第一個西班牙人殖民據點,之後為第一任菲律賓總督。
灰白貓從窗戶跳了進來,一起參觀古蹟。
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登陸宿霧後,隔月便下令建造堡壘,抵禦莫洛人(Moro)海盜,所以堡壘呈現三角形,兩側面海,一側面向陸地。
可以繞著堡壘上方走一圈,上方只留下幾座展示用的火砲。
三角堡壘的三個端點,分別有三座砲台碉堡,西南角命名為聖母無染原罪(La Concepción),東南角為依納爵·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東北角為米迦勒(San Miguel)。
聖佩德羅堡離海邊不遠,但站在堡壘上,幾乎已看不見海,畢竟6m高的城牆,周圍2層樓以上的建築就可以遮住視線。如今堡壘早就沒有軍事用途,修復過後,主樓作為旅遊部的宿霧辦公室,一部分作為博物館,收藏西班牙殖民時期的政府文件、文物與繪畫等等。
菲律賓另一個與聖佩德羅堡齊名的堡壘是馬尼拉的聖地牙哥堡(Fuerte de Santiago),同為菲律賓最古老的堡壘。不同的是,聖地牙哥堡是蘇祿王朝統治呂宋島時,由當地人用木柵欄圍出的城寨,後來海盜林鳳被明朝追捕,逃匿於澎湖、嘉義、台南一帶,進而轉戰呂宋島,摧毀了城寨。最後,西班牙從宿霧入侵呂宋島,用火山石和鴨蛋蛋清將城寨升級成石堡,也就是聖地牙哥堡。之前馬尼拉只有轉機過境一夜,希望有機會在來去聖地牙哥堡走走。
獨立廣場上矗立著Robinsons的耶誕樹,感覺Robinsons比Ayala及SM還要會找地方曝光。
廣場前的麥哲倫街(Magallanes Street),筆直的通往Plaza Sugbu廣場,廣場中央是麥哲倫十字架(Magellan's Cross Pavilion),與宿霧市政廳、聖嬰大教堂毗鄰。
葡萄牙人比西班牙探險家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還要早來到宿霧。斐迪南·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於1519年從西班牙塞維亞出發尋找香料群島,橫渡大西洋,穿越南美洲,在1521年3月來到太平洋來的馬里亞納群島,4月抵達宿霧。
麥哲倫與當地部落酋長 - 胡瑪邦(Rajah Humabon)達成協議,如果胡瑪邦與部落的族人承認自己是西班牙國王的屬臣,麥哲倫就會提供軍事援助,對抗周圍其他部落的入侵。胡瑪邦接受了協議,並與部落族人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
麥哲倫則在此處堆起石塊,豎立起十字架,以標誌菲律賓人之受洗地點。1834年十字架的位址上,蓋起了由珊瑚石砌成的八角形石亭,天花板的壁畫描繪了胡瑪邦一族接受神父洗禮的場景。
現在看到的十字架是1835年所製,為了保護最初的十字架,將缅茄木製成空心外殼,包覆在外。但有些人認為這只是複製品,因為以前的當地人相信,麥哲倫的十字架有著神奇力量,服用木屑就能治百病,會將十字架削去一部分,所以早已被毀。
宿霧是麥哲倫這趟偉大航程的終點,在他與胡瑪邦酋長達成協議,開始介入附近小島酋長之間的內訌。1521年4月,麥哲倫前往麥克坦島,要脅地方酋長臣服於西班牙國王,被拒絕後率軍隊進攻麥克坦島,卻被拉普拉普(Lapu-Lapu)酋長殺死,讓拉普拉普成為菲律賓第一位民族英雄。
尋找香料群島的任務由剩下的人接續,船隊在1521年5月離開宿霧,11月才在摩鹿加群島的蒂多雷島找到第一個香料市場。這期間歷經船員叛變、船隻損毀大修、船員被捕等等困境,最終於1522年9月返抵西班牙,完成歷史上首次航行地球一周的壯舉。
從南側進入聖嬰大教堂(Basilica del Santo Niño),也稱聖嬰聖殿,通道處會有專人檢查背包內容物,畢竟是菲律賓最古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走進花園內,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的燭台,上面的蠟燭有的還燃著火,有的燈蕊已經燒完。
入境隨俗,找個喜歡的位置,點上一顆蠟燭,祈福禱告。
庭園的牆上,有著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從墨西哥出航到宿霧的航線雕刻。
再過來是聖嬰雕像,以及像似受洗的雕刻,所以猜測是與麥哲倫、胡瑪邦酋長有關。
相傳,麥哲倫在胡馬邦夫婦與族人受洗為基督徒後,贈與了一尊黑色皮膚的聖嬰塑像給酋長夫人 - Hara Amihan,還為他們改名為Carlo與Juana。只是麥哲倫被殺後,西班牙定居點就沒了,直到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到來。米格爾·羅培茲·德萊加斯皮征服此地後,在一間燒毀的小屋中發現了這尊聖嬰塑像,於是在此地設立西班牙定居點,並在小屋原址上建造教堂。
教堂對面的朝聖中心,開放式的大廣場,可以想見彌撒時的信眾如潮。廣場正面紅屋瓦的上方,設置了一個金色聖嬰塑像作為象徵,真實的那尊聖嬰塑像則放在教堂內。
教堂外白漆斑駁,走進殿內,周遭一片莊嚴肅穆,沉浸在神聖的氛圍中。
教堂建於1565年,最初San Agustin Church,教堂曾多次遭到祝融,一直到1740年才修建成現在的樣貌。1965年是菲律賓天主教奠基400週年,教宗保祿六世將此升格為乙級宗座聖殿,全名為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Niño。
附帶一提,只有少數幾個東南亞國家擁有宗座聖殿,菲律賓有23座乙級宗座聖殿,而台灣也有一座,那就是屏東萬金聖母聖殿(Wanjin Basilica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是1984年由教宗保祿二世敕封。
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宿霧獨有的仙奴諾節(Sinulog-Santo Niño Festival),又稱聖嬰節,是這裡的重要慶典,向聖嬰獻上獨特的舞蹈儀式,往前兩步、退後一步的波浪舞,熱絡氣氛有如嘉年華般,讓從9月就開始為耶誕節準備的菲律賓人,又可以多狂歡到1月底~
Osmeña大道上聚集不少攤販,不禁好奇多看幾眼,有些還是猜不出是賣什麼。
與聖嬰大教堂僅隔著一個街區,有一棟宿霧主教座堂(Cebu Metropolitan Cathedral),返回購物中心的途中,順道走進去參觀一番。
宿霧都主教座堂建於1565年,是天主教宿霧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建築是典型的西班牙帝國樣式,是到了1950年代陸續修復的樣貌,因為二戰時,在盟軍轟炸下,毀取大部分,僅留下了正面三葉草形狀的山花,以及山花下的圓柱立面。主入口處的上方,有著西班牙國王紋章裝飾的浮雕。
比起聖嬰大教堂,這裡的人氣明顯少了非常多,可惜今天有新人在此辦婚禮,無法入內,只能在外圍感受混合古典風格與現代簡約的建築之美。
回到Robinsons Galleria Cebu購物中心,就不想再踏出去了,正中午的戶外好熱,可惜假期要結束了,不能再泡海水。
購物中心內發現比例怪異的鋼彈,機體很好認,肩上搭載的GN太陽爐,就是鋼彈00的機體 - GN-0000的OO鋼彈。
吃了幾餐烤乳豬,回國前吃看看知名的Jollibee快樂蜂炸雞,整個購物中心內,就快樂蜂的人潮最多,不虧是號稱碾壓麥當勞的國民速食店。
排隊的人非常多,反正我們時間也多,就排吧。店員事先為排隊的人點餐,加快消化排隊人潮,臨櫃時遞上這張看不懂的點餐單,接下來又是等待~
花了好些時間等待空位,又花了點時間等待餐點,終於餐點上桌,附麵又附飯的炸雞餐~
短短半小時不到的車程,硬是塞超過一小時,才來到麥克坦-宿霧國際機場,
出境報到大廳空蕩蕩的,剛剛一起塞車的人都哪裡去了!?
停機坪上,最大宗的是宿霧航空與亞洲航空,再來是阿聯酋航空、菲律賓航空、宿翱航空。
進到機場管制區,免稅店的紀念品都變得好貴,全部都變成美金,消費不起。就連烤乳豬都貴貴的,只能點杯咖啡消磨候機時間。
回到熟悉的濕濕冷冷的天氣,從短袖切換回長袖禦寒模式,搭上返家的計程車,一路回味溪降與潛水的照片,盤算著下一個冬天要去哪個熱帶地區度假。
202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