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系列自從本島還剩三座難以抵達的燈塔,再加上外島隨緣的佛心收集後,就已經很久沒有為了燈塔而出來走走。這三座難以抵達的燈塔,一座是塭港堆燈塔,位在外傘頂洲上,要搭舢舨船才能抵達,而且要包船,因為外傘頂洲範圍很大,在地的舢舨船觀光行程不一定安排去燈塔附近。另外兩座,蘇澳燈塔與球子山燈塔,都在國軍營區裡面,一般人無法進入。如今,球子山燈塔所在地的營區廢棄了,終於可以將清單中待蒐集的項目再刪去一條了。
常常下雨的基隆,夏天一旦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可是熱得不得了,而今日就是這樣的天氣。原本計畫吃個五層豬腸湯,接著來去球子山燈塔,再去槓子寮山撿座小百岳,最後在八斗子買些魚貨,回家料理。當我們把車停好,光從西三停車場走去五層豬腸湯店家,短短400m的距離,就被曬的昏頭轉向,最終行程當然就精簡了。
喝完五層豬腸湯又更熱了,本應直接繞著牛稠港,從十號碼頭公車站附近起登,結果大家都放棄,直接開車來到中和國宅,連100m的高度爬升都不想爬。
中和國宅的公車候車亭,黑板牆上的粉筆塗鴉相當厲害!
公車站旁,曾經是空軍防砲210營第二連的營區,也號稱210-2的仙洞連。崗哨已經沒人看守,鐵門上的蛇腹型刮刀刺網都垂了下來,得小心翼翼的通過。
穿過營區的建築與陣地設施,爬一小段階梯,一身全白的球子山燈塔便在眼前。以前走訪白米甕尖的基隆燈塔的時候,只能拿著長焦鏡頭遠遠拍攝,那時的球子山燈塔被塗成國防色的深綠色,以達偽裝的效果。
球子山燈塔在換上軍綠色的外衣之前,最初的樣貌也是白色的。
基隆港在日治時期開始大規模的築港計畫,一開始便於明治32年(1899年)興建基隆燈塔,隔年啟用,以用來標示港外的新礁險灘。而日本的築港計畫從明治32年(1899年)到昭和10年(1935年)共4期工程,之後還有第5期,但因為二戰太平洋戰爭而中止。
隨著港埠的開發,船體愈造愈大之下,於是民國45年(1956年)建造了球子山燈塔,讓這座燈塔與基隆燈塔形成一條直線,以引導大型船隻入港,而球子山燈塔也成為第一座由中華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
球子山燈塔從民國80年(1991年)就已經暫停發光,引導的功能由港區內各個燈桿取代。現在觀光的功能居多,據說基隆市府要打造一條從串聯兩座燈塔的步道,從白米甕走到火號山,指日可待。
繼續沿著階梯往上走,前往火號山。
很快就來到火號山山頂,海拔133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又名球子山。山頂景色很不錯,規劃了幾處觀景台,能俯瞰基隆港區,還有協和電廠的三支大煙囪,有山又有海,只是頭頂就如同山名的火一樣,很曬。
火號山名稱的由來,基隆文化局最初是源自日治時代的午砲報時,後來發現錯誤,基隆的午砲所是設置在虎仔山,將其更正。
附帶一提,午砲是日本的一種報時方式,在明治4年(1871年)將這種號砲制度化。最初,報時的次數和時間沒有特別規定,一開始由陸軍負責,後來移轉給海軍或測候所或地方自治團體來進行。由於日本多在正午射擊,也稱為午砲。到了20世紀前期,午砲的火藥耗量大,經費支出多,也算是一種噪音,再加上手錶精準度提高,午砲制度就廢除了。
那火號山的名稱,有一說是在沒有燈塔的年代,會在山上燃燒柏油,作為引導船隻進出基隆港的信號,而得其名。
火號山的山頭上,除了燈塔之外,曾經還有一樣人造建物。
光緒10年(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的前夕,清廷再次任用先前叛變受牽連的劉銘傳,任其為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先至台灣加強防務,以防法軍入侵。在法軍遠東艦隊來倒基隆之前,防衛線上的火號山有劉銘傳打造的兩座砲台,山腳下是仙洞鼻砲台(現今的仙洞),山上是仙洞砲台。
同年8月5日,清法戰爭由東京灣艦隊司令李士卑斯(Sébastien Lespès)率領戰艦砲轟基隆拉開序幕。經過一日猛轟,仙洞鼻砲台被轟毀,法軍直接用轟毀砲台的艦名來命名砲台,所以法軍稱仙洞鼻砲台為Fort Lutin。東岸的大沙灣砲台與二沙灣砲台,則是由轟毀的船艦命名為Fort La Galissonniere與Fort Villars。基隆攻防戰中,法軍從仙洞鼻砲台登陸,攻佔火號山,山頂的仙洞砲台也被佔據,法軍將其命名為Fort Clément;清軍退守淡水,等待反攻契機。
據聞,仙洞砲台有兩座堡壘,一座在山頂最高點,一座在山坡。山頂觀景台旁的殘跡,不知道是否是當年的堡壘,山坡的堡壘大概都成為中油儲油槽了。
實在太曬了,手機也熱到撐不住,相機功能都熱到當機,這種氣溫再去走槓子寮山,連人都會當機,還是直接來去八斗子採買海鮮,回家大快朵頤一番。
2022.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